第14章政见相左(第2/3页)

作品:《执棋天下

包拯看了眼旁边含笑不语的欧阳修,让老仆给他看座上茶,然后才道:“为官之人于政见未免会有所分歧,小王爷虽是挂着虚名,至少玩乐之外对枢密院的事也上心,比起另外一些玩忽职守的人要强了太多太多。”毕竟同为枢密副使,对彼此也没有太多的排斥疏远,心中有事也就抱怨出声。</p>

赵卿言微笑道:“还是文人惹的事,皇叔重文轻武,文人尽日便是含沙射影、墨诛笔伐的,朝堂上整日争吵不休,也亏得我不用上朝,不然我的病就更得厉害了。”</p>

二位“文人”相对一笑,欧阳修揶揄道:“我可是记得小王爷一直是自诩文人墨客的存在呀。”</p>

赵卿言道:“没有的事,我要做的是温润如玉的君子,趁着父王不注意,找上壶美酒,边喝边看着美人舞剑,感受一下李太白‘弹剑作歌奏苦声’的感觉。”</p>

欧阳修颇为意外的“啧”了一声,道:“我本以为你要说说《将进酒》那样的壮志豪情潇洒不羁呢,没想到你冒出来这么一句。”</p>

包拯低吟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顿了顿,道:“你居然喜欢这样的诗,真的出乎意料。”</p>

“出乎意料?”赵卿言笑问道,“怎么?二位觉得我生来就是王爷,‘摧眉折腰事权贵’根本与我无缘,所以我喜欢这样的诗很令人惊诧?我倒觉得这诗好的紧,洒脱快活。”</p>

欧阳修点头道:“的确有点这种想法。在我看来,你应该和叔原一样,家境殷实,地位优越,所以舞文弄墨、游山玩水就是生活的全部,那样也是洒脱快活。”</p>

赵卿言愣了一下才问道:“叔原?你说晏几道?也有道理,我与他倒当真是有几分相似。快活是有了,洒脱却未必。他啊,晏丞在时倒未如此,这几年却是有几分想不开,原先的颖悟绝伦也削减了几分。”</p>

叔原是晏几道的字,而字是同辈之间较为尊敬的称呼,欧阳修这一把年纪,却这么称呼晏几道这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他当然要发愣。细想过后也就明白过来,一向以晏殊门生自称的欧阳修,对晏几道以平辈之礼相称,也并无不对。</p>

包拯道:“像你们这样的贵介公子,**金汤勺出生的,又甚得父亲怜爱,加之自身也足算得上才华横溢,人生也没经历过什么坎坷艰难,没有了父亲照顾,自然局促彷徨。”</p>

赵卿言莞尔,道:“能让包大人金口称赞,可是莫大的荣幸啊。晏七公子七岁成文,十四岁科举进士,才华又岂是‘横溢’?若说杂学,我倒真是不逊与他,吟诗作赋这般本领我可真真是自叹弗如。晏丞儿子全是凭真才实学考得高榜,我父王这个儿子却是实打实的靠父亲呀。但说实话,我要有他那样的一个爹,做梦都能笑醒。”</p>

欧阳修好笑道:“说着你自己,怎么又扯到父辈身上了?”</p>

赵卿言道:“晏丞可是我最崇敬的诗人之一,那种父亲当然令人羡慕。父王是军旅出身,家里也没个兄长与我讨论诗文,无聊得紧。”看了眼包拯,打趣道:“我这人最喜欢文人雅士和诗词歌章,和某个喜欢屈原陶渊明范仲淹的人可是不一样哟。”</p>

包拯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崇敬他们。”</p>

赵卿言促狭的笑道:“胡猜的。你总说我们这些纨绔子弟不知人间疾苦,百姓艰难,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完全是形容包大人的不是?”</p>

包拯道:“这话到了你嘴里怎么听着这么贬损?”</p>

欧阳修仍旧含笑不语,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容微僵,慢慢咽下了茶水,不动声色的将茶水放回桌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