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第2/3页)

作品:《执棋天下

赵卿言没想到皇叔会将这件事直接说出来,脸色微变:“我……”</p>

仁宗在他面前,很少用“朕”自称。他并不愿将叔侄之间,刻上生硬的君臣之别。一直,都是这样。</p>

可现在,比起天子的质问,赵卿言更加怕皇叔这样温和的语气。他怕,自己刚刚狠下来的心,会在仁宗面前重新恢复柔软。他怕,自己贪恋于亲情,忘记了那烧了一夜的火,忘记了那染红了西湖的血,忘记了那些痴痴看着远方的家此生不能归去的人。他怕自己,会让那些枉死的人,白死。</p>

他想逃,却无路可逃。</p>

他知道,皇叔不会责怪自己。但他以为,皇叔会故作不知,而不是用这样温和的语气说出来——纵然没有责怪,无形的刀却温柔地剜着他的心。</p>

仁宗轻轻摇头:“这件事我不怪你。我知道你心中感激冉桐轩和冉听瞳,浩煵又留在你身边这么多年。轻风宫于你而言,其实算得上第二个家。”</p>

赵卿言沉默片刻,抿起唇:“是。”</p>

仁宗轻叹:“墨儿,事到如今,瞒,是瞒不住了。一些往事索性告诉你,也好解开你我心中的芥蒂。”</p>

赵卿言心乱如麻,唯有低下头掩盖住自己有了慌乱的神情,默默等待着皇叔后面的话。</p>

“冉听瞳的死,的确是冤案。”仁宗的手指有了微的颤抖,所以他收回了手,神情固然犹豫,却没有停下对往事的陈述,“冉听瞳斩首的前几日,我就已经收到了冉桐轩的信。那几日,四哥来过,九弟来过,十三弟来过,大学士……更是几次在我大怒之下为冉听瞳求情。而我,佯做大怒,称此事谁若再提,必当重处。”</p>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也吐出了叹息:“大学士求不到我,就去王府求。最后,是十三弟瞒着我写了一封让包拯放人的书信。大学士拿着由四哥加印了官印的通关文书快马奔驰,去救冉听瞳,可惜迟了一步。”</p>

“我……”赵卿言忽然抬手按住了额头,压低的声音带着痛楚,“皇叔,不要说了,我不想再听一遍……”</p>

仁宗伸手抓住他的手腕,用力掰开,强迫他看向自己:“墨儿,你不是一直都为此恨着我吗?”</p>

赵卿言摇头:“我没有……我从来没有恨过皇叔。我只是恨我自己无能,恨我自己眼睁睁的看着他丧命,恨包拯那居高临下,不屑的目光!”</p>

仁宗一字字告诉他:“但是要杀他的人,是我。”</p>

“为什么?”赵卿言的目光已经乱了,他甚至来不及思考,便脱口问出。</p>

感受到他的颤抖,仁宗眼中露出一丝不忍,但还是说了下去:“因为一封信,一封写着一个人名字,还有生辰八字的信。”</p>

赵卿言死死攥拳,用掌心的刺痛拉回最后一分思考的能力:“他是谁?”</p>

“父皇留在民间的一个孩子。”仁宗看着他脸上瞬间失却的血色,知道他懂了,“也算是我的弟弟。”</p>

赵卿言嘴唇几次开合,终究没能说出什么。毕竟,他无法对自己未曾见过的祖父,还有那个叔叔做出任何评价。不能,也不敢。</p>

仁宗慢慢道:“那个女人,还有肚子里的孩子,悄无声息的消失,只在三年之后给了父皇那样的一封信。这个也许存在,也许只是一场谎言的孩子,却确确实实的成为了皇家的污点。你知道,关乎皇家的脸面,我不能让这个弟弟的身份,被人知晓。”</p>

皇家脸面,又是皇家脸面。</p>

心,一点点沉下,赵卿言却点下了头。就连最痛恨这句话的他自己,也在默默维系着皇家的脸面——无时无刻。</p>

先皇流落人间、身份不明的皇子。当今天子在民间流落多年的皇弟……这个人,是不应该存在的。</p>

要么将这个人抹杀,要么将知道他身份的人抹杀,或是……二者皆有。至少,知道此人身份的人,必须死。</p>

赵卿言是个聪明人,他一直都是一个聪明人。尽管无措,尽管惊骇,但他却用极短的时间,听懂仁宗的言外之意:“冉听瞳,就是其中之一吗?”</p>

仁宗惊讶于赵卿言过分迅速的回答,同时心痛于他拼尽全力克制却忍不住发出的颤抖。半晌,他只能简单回答:“对。”</p>

赵卿言喉咙里发出含糊的隆隆声,眼眶慢慢变红。用了极久的时间,不知用怎样的力气,他才能吐出一句完整的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p>

焕王看到他刺破了手掌的指尖,连忙出声:“墨儿,你冷静些。”</p>

“我怎么冷静?”赵卿言的声音微微变调,每一个字,都如同将心碾碎了一般的痛楚,“我宁愿只知道他蒙受不白之冤,恨上自己一辈子。我也不想知道,皇叔因为这样的理由,杀了根本没有任何错的听瞳叔叔……我不想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