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后撤休整(第1/3页)
作品:《抗日之铁血军魂》不过,在徐文和谢晋元等人,带着独立大队出城的时候,意外碰到了几名独立大队的老兵。</p>
他们是之前在长流河,被日军所阻隔在东岸的那几个侦察兵,没想到竟然能够活着回来。</p>
他们也看到了徐文等人,立即喜形于色的疾步跑了过来。</p>
“旅长,我们回来了。”几人来到徐文跟前,纷纷抬手敬礼。</p>
徐文也很是惊喜的道:“很好,你们能活着回来,太好了,赶紧归队吧,我们撤往后方休整。”</p>
“是!”几名战士异口同声的应了一声,然后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迅速归队。</p>
徐文便带着他们,离开了霍山县城,往金寨县赶去。</p>
此时的金寨县,其实也叫立煌县,是国民**为了纪念卫立煌在当初围剿鄂豫皖抗日根据地的时候,所立下的战功而设。</p>
没想到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因为地处大别山腹地,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又成为了国民**第3战区的抗日根据地。</p>
金寨县距离霍山县直线距离虽然不远,但是一路有山林乃至峡谷阻隔,真正行走起来却要远得多。</p>
因此,徐文和谢晋元他们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从霍山县赶到金寨县。</p>
这时候,徐文身边的部队还剩下约一百六十人,如果把在新四军周卫国部养伤的杨大力等百余人算在内,也就不到三百人,乙种团一个营的规模。</p>
这点兵力,再想对鬼子造成什么有效的杀伤,尤其是鬼子经历过上海和南京的偷袭,对他们有所防备后,简直难如登天。</p>
再加上这支部队自从泗县开始,跟着徐文一路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已经转战数千里,连续行军作战超过了好几个月。</p>
无论精神还是体力,都是需要休整的。</p>
因此,徐文接受了卫立煌和顾祝同等人,让他率部后撤至金寨县补充的命令和建议。</p>
可能是早知道徐文的独立大队到来,时任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亲率十多个高级参谋副官,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来到县城南门外等候迎接。</p>
当看见徐文等人的时候,卫立煌立刻笑吟吟的带头走了上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