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危急时刻(第1/3页)
作品:《抗日之铁血军魂》听徐文这么说完,王有生仿佛明白了一些事情,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p>
徐文站了起来,看了看漆黑一片的阵地外,对他道:“你和你的人能够以不到一个营的兵力,坚守城南阵地到现在。</p>
打退敌人三次猛烈进攻,就是因为鬼子的炮击未能发挥出他们预料中的效果。</p>
而纵观自七七事变以来,我们中国军队与鬼子的交战,真正导致我军惨败的主要原因,除了指挥愚蠢外。</p>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吃了这炮火上的亏。</p>
国力贫弱,重武器无法与敌人相抗衡这都是事实,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不是装备,而是人。</p>
合理的战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抵消敌我双方在装备,火力上的差距。</p>
更何况,今天我们的中锐旅装备精良,尤其是你们特战团,换装了美式武器后,轻火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鬼子和伪军。</p>
只要指挥不出问题,守住阵地,打退他们的进攻,并非难事。”</p>
王有生深有同感的跟着再次点头道:“旅座说得对,我们的战壕上窄下宽,能最大限度的抵消鬼子炮弹的轰击。</p>
以前没加入中锐旅之前,我就没见过这样挖战壕的,没想到这么一点小小的改动,就会带来这么大的防御效果。”</p>
徐文笑而不语,上窄下宽的战壕,那可是后世解放军几十年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p>
还有猫耳洞,志愿军就是靠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挖掘工事的技巧,在**战场上硬撼以美军为首的18国联军。</p>
最终把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联合国军打的被迫签订停战协议,要知道美军和英法等联军,当时刚刚经历过二战的洗礼。</p>
兵锋正盛,各兵种之间的战术配合,地空火力协同作战等均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p>
而且占据了绝对的地面,空中火力支援,拥有强大无比的后勤补给能力。</p>
但就是这样,仍然被只有小米加**的志愿军打的丢盔弃甲,血流成河,最终签订了第一个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p>
一句话,入朝的部队,都是个顶个的英雄!地表最强,没有之一。</p>
徐文记得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如果当时我英勇的志愿军武器火力水平,能达到美军一半的标准,那美军恐怕就要被赶下太平洋喂鱼去了。</p>
由此可见,好的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还是人。</p>
现在的中锐旅,因为徐文的到来,无论是战术训练,还是指挥官的指挥思想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这个时代的其他抵抗军有着巨大的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