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7章底气所在(第2/3页)
作品:《抗日之铁血军魂》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有利地形,也给了警卫排据险而守的可能。如果不是这样的有利地形,徐文也就不会选择坚守,而早就建议部队转移了。</p>
警卫排在山脚下修建的阵地更是险要,首先地势就比进山的道路要高,守军可以居高临下,这样地利优势更大。</p>
其次,防御阵地是按照徐文的指示修筑的,一共分三道,每一道都挖掘了一米多深的战壕,战壕外面的掩体由石头,树木和泥土混合堆砌而成,坚固不成问题。</p>
最关键的是,战壕不是一字排开,而是以S弯曲型挖掘开来的,而且上窄下宽,可以有效防止流弹和炮弹的袭击。</p>
将敌人炮击的威胁,降低到最小。</p>
这些都是后世领先抗日年代的军事常识,也是先进的战术理念。</p>
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徐文还会让警卫排的战士们在战壕中挖掘出猫耳洞,用来防备鬼子炮击,这样效果更佳。</p>
徐文为了鼓舞士气,加上方便指挥,亲自进驻第一道战壕,刘大力在第二道,赵大龙则在第三道,这三道战壕每条相距百米。</p>
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敌人炮火对己方造成密集杀伤的可能,却没有丧失阵地的整体火力和防御能力。</p>
徐文正在用刺刀制造简易的达姆弹,这时,身边的杨大树忽然出声:“旅长,鬼子上来了。”</p>
徐文立即抬头举着望远镜看去,果然看到,日伪军沿着狭窄弯曲的山道蜂拥而来,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是身穿土黄色军装的伪军和头戴钢盔的日本鬼子。</p>
徐文把几颗达姆弹一一装入枪膛,同时沉声下令道:“全体都有,准备战斗,注意隐蔽,以我枪声为开火的命令!”</p>
警卫排的战士,尤其是部署在第一道战壕的二十多名老兵们全都提高了警惕,握紧手中钢枪,悄悄瞄准目标,有些投弹手则悄悄将一些手榴弹后盖拧开,和手雷一起摆在了面前便于拿的地方。</p>
徐文趴在战壕边上,屏住呼吸,举枪瞄向了蜂拥而来的日伪军,在警卫排的阵地前,还有一小块雷区,不过,徐文却不打算太早让这片雷区被鬼子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