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1章一寸山河一寸血(第3/3页)
作品:《抗日之铁血军魂》“青阳县城?”冷锋诧异的道。</p>
“对,就是青阳县城,它位于清河南岸,背靠通辽和阜新,那边的地形我去看过,十分适合当做我们根据地的指挥部。”</p>
青阳县西边,还有好几处煤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以后我们根据地发展也可以加以利用。所以我打算将指挥部设在这里。”徐文道。</p>
“嗯,旅座说的有道理,那就这么办吧。”冷锋想了想点头道。</p>
“对了,这次胜利,我们缴获了多少武器装备以及弹药?”徐文忽然想起来问道。</p>
冷锋转身走到会议室拿出了一份文件道:“这是上面是这次战役的战利品缴获清单,刚刚统计完毕,你看下吧。”</p>
接过统计表单看了一遍,徐文才忍不住点头道:“不错,这些装备按照常规来说,足够我们把部队扩编三个乙种师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弹药少了些。”</p>
冷锋跟着点头道:“是啊,毕竟鬼子与我们交战消耗了这么久,加上有些战斗,我们撤的太快,都没有来得及打扫战场。</p>
所以弹药不多,这三万多支轻重武器,已经是不错的收获了。”</p>
“对了旅座!”冷锋道:“这次,你打算扩编到多大规模?”</p>
徐文答道:“至少把四个主力团和守备团,都扩编成甲种团吧。</p>
再加上装甲旅等几支直属部队,否则,兵力太少,可不够我们守住根据地!</p>
更何况,我们还要应对敌人可能的反扑围剿!”</p>
这可不是徐文信口胡诌的,而是他根据阿目前根据地的范围大小,经过深思熟虑构想出来的数量。</p>
所以,将作战部队扩充到一万或八千人左右,是正合适的,既能保证徐文的后勤供给,军饷养得起,又能足够保护如今根据地安危使用。</p>
至于更大规模的扩编,那得一步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