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4章敌后袭击行动四(第2/3页)
作品:《抗日之铁血军魂》原来这条河流是清同治六年(1866)清**决定: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负责在奉天筹办生产枪炮弹药的机器局。</p>
崇厚先在奉天城南3里的铭阳寺开设机械制造厂,制造洋枪、洋炮兼制小型轮船,俗称“西局枪炮厂”。</p>
转年(1867),崇厚在城东18里贾家沽道附近觅得土地22顷,在周围挖壕沟,建造长1500余丈的围墙,建成奉天机器局的火药厂,又名奉天机器局东局,俗称为“东局子”。</p>
当时,这座工厂形成长390丈、宽250丈的长方形城垣,城角处筑有防御炮台,东、南两面有河道环绕护卫,对临近的防洪排水河———贾家沽道引河(今月牙河)的原有河道拓宽加深,以利于军工原料和成品的运输。</p>
到后来东局子军械厂毁于战火,这里成为军用飞机场后,机场周围的围墙历经几十年风雨浸浊,已经大多毁坏消失,而后来鬼子占领这里后,除了在原有围墙基础上拉设起铁丝网外。</p>
又因东南两个方向护城河之水,在机场西边挖掘了一条新的河流,至此,东局子机场行成了三面环水,一面紧靠仅仅不足十公里的奉天城,有利防守态势。</p>
为了防止有人破坏和袭击机场,鬼子在铁丝网内侧又增设了一层电网,电网内不时还有鬼子守备来回巡逻。</p>
徐文和胡小海悄然从机场南边接近,来到一处护城河外面的草丛中,徐文举着往远看开始**机场内的情况。</p>
忽然,一阵脚步声自铁丝网内不远处传来,徐文和胡小海立即收起望远镜,低头隐藏。</p>
一队大约由二十个鬼子组成的机场巡逻队,背着枪跨着整齐的步伐,从他们前面不远处的电网内走了过去。</p>
二人对视一眼,旋即转移了一个地点,继续观察监测,悄悄记下鬼子巡逻队到来某一处的间隔时间和兵力人数等情况。</p>
随后,徐文与胡小海又对整个机场周围进行了探察,一一记下后,这才离开了机场,赶往东车站。</p>
所谓东车站,就是南满铁路在奉天的一个交汇处的分支站点,这条铁路支线的修筑,是为了将两条铁路线与奉天城联系起来。</p>
有了这条铁路后,运来的货物,军火甚至是军队,都可以从东车站登上火车,经铁路,南北调运,或者经铁路运往新京以及新京以西等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