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大好头颅,谁当斫之(第2/3页)

作品:《水浒求生记

是福是祸躲不过,李成一咬牙,将败绩原原本本都说了出来,梁中书猛然站起,在堂上走来走去,久久不能平复。过了半晌,才听他指着李成,颤声道:“四千精兵出去,四百残兵回来!李都监啊李都监,你叫本官说你甚么好!若是替那贼人张胆,复而窥我城池,你有几个脑袋,能担当得起?”</p>

此时梁中书心中的愤怒已经达到极点,他倒不是心疼这三千多禁军将士的损失,而是因此一役,看到大名府城破在即的巨大危机。饶是李成再受他信任,此时语气也不禁说得颇重。</p>

“恩相,都是小将轻敌,不想对方根本不是二龙山草贼,而是济州梁山泊来的强寇!此番光马军就是五七千人,步军更是不可计数!小将……小将大错铸成,辩无可辩,还请恩相责罚,死而无怨!”李成跪倒在地,以头凿地,面上的鲜血已经凝结,一下一上与梁中书打照面时,眼神中充满悔恨与怯懦,看上去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安。</p>

梁中书看到往日里雄赳赳的天王李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又气又恨又怜,此人跟随自己时日不短,往日也算勤勉,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心中略有不忍,当即长叹一声,默默不语。</p>

闻达见状,跪地求情道:“恩相息怒,李将军伤势危重,还请允他下去疗伤。恩相放心,我大名府城坚墙高,固如金汤,小将定然尽全力保守城池,不叫贼人得逞!”</p>

“李都监、闻都监!你们好生想想,我大宋立国百十来年,你可听闻大名府被谁人打破过?就是当年辽国大举入侵,也不曾破得我这城池,若是那二龙……梁山贼寇破城,我等就是不死于战阵之上,回头也难以跟朝廷交待!将来提起我梁世杰时,朝堂之上人人都会说,大名府便是在此人手上丢的!”此时正在气头之上,梁中书也顾不得问那梁山泊为何入寇,此番万人临城,都已经兵戈相见了,深究原因还有何益?</p>

从李成进来报丧到现在,王太守听了半天,同样心急如焚,自己如今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朝廷里自然有奥援助力,可是哪里及得上梁世杰和蔡京的关系。梁世杰丢了大名府,还有他老丈人替他开脱,到头来这板子还不得打在自己身上?</p>

这时形势也不容他唯唯诺诺,只见他起身禀道:“相公,城外郊县还有征发的河工三万人,不若一起调入城中,帮着闻都监打打下手,也是好的!”</p>

梁中书望了王知府一眼,叹了口气,此人倒还不尽然是个草包,微微点头道:“你派人传令去罢,务必尽快将他们撤入城中。左右!与我行文相、磁、洺、恩、博、翼各州,叫他们速速发兵来救!再上表朝廷,早日发来援军!”</p>

梁世杰稳了稳神,望着眼前三人道:“诸位听了,我大名府乃当朝四京之一,河北边防重镇,地位影响举足轻重,此番决不能叫贼寇入城!城池一破,我没法与朝廷交待不说,就是在座各位,只怕也都落不到甚么好下场!”</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王万苍闻言,连忙起身,连同伏地的闻达、李成一起道:“下官(小将)敢不尽心竭力,为相公分忧!”</p>

“去罢……去罢……各司其职去罢!”梁中书说完,瘫坐在靠椅之上,忽望着厅外职守军士手上的利刃,怔怔发呆道:“这大好的头颅,谁当斫之?”</p>

王太守不知怎么从梁中书嘴中莫名其妙的冒出这种话来,脸色吓得卡白,那两员武将闻达、李成更是大惊,伏地磕头,口称死罪。梁中书无力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出去,三人不敢再言,躬身而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