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既遇君候,岂敢负义(第1/3页)

作品:《水浒求生记

冷森森的煞气在漆黑的天地间弥漫,将这个多事的冬夜衬托得无比凄凉。</p>

五七条喘着寒气的大汉举步维艰,天幕上若隐若现的微弱星光根本不足以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纵然脚下的沃野宽广无际,四通八达,可被这重重黑幕笼罩,除了心头无尽的惶恐与失落,没有一个人看得清未来它在何方。</p>

包括这位汉末名将关云长嫡派子孙,大刀关胜。</p>

此时的他,已从初遭陷害后的震惊、悔恨、愤怒等情绪中走出,独独萦绕在心头的,唯有深深的自责与迷茫。</p>

十多个从蒲东跟随自己出来的弟兄,原本抱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哪知功业未成,大半兄弟反而死在“自己人”手上,怎不叫壮士寒心,英雄销志。</p>

“关某无能,叫你们跟我一路受苦!如今落到这份田地,关某愧……对诸君!”</p>

关胜素来话少,此时字字泣血,当下一躬及地,久不起身,直叫从没见他有如此举动的亲随们大吃一惊,旋即一片心酸,如今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这样的人或许还能隐姓埋名、苟延残喘的活下去,可自家主将何许人也,被朝廷所弃便是绝了他复兴祖业的夙愿,而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p>

“我在蒲东的故宅,还略有些财物,朝廷消息不可能这么快传到那里,你们且去取了分了,也好讨房妻妾,延续子嗣。我等今晚就在此分别。待来日有缘,却再相聚!”关胜已经明白自己无法给身边这些弟兄一个未来,与其叫他们再跟着自己受苦,还不如让他们各奔前程。</p>

“既遇君候,岂敢负义!”黑暗中响起的五个异口同声的回声,叫这个寒夜多了一丝暖意。</p>

“糊涂!”关胜气道,“世不容我,难道我再拉着你们垫背不曾?”</p>

沉寂代表着一种态度,只见黑暗中再无人说话,关胜和五个关西大汉就这般无声的“对峙”着,也不知过了多久,不远处撞出一彪人马,发现这边情状,为首一员大将惊诧道:“关将军,为何至此?可是庙中遇袭?”</p>

关胜一见来人,叹了口气,道:“单将军勿忧,庙中确实遇袭,只是刘知州安好,我等仓皇至此!”</p>

那人正是单廷珪,闻言下马道:“我这一路往南,倒是没有发现梁山人马踪迹,难道他们飞过来的不曾?”</p>

关胜是个性矜的人,挚友面前也不屑于说假话骗人,更不忍见廷珪蒙在鼓里,开言道:“兄弟,江湖上的好汉曾送关某等三人一个绰号,名曰蒲东三杰,这里面除了关某之外,另外两人都在梁山泊落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