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东家动动嘴,帮工跑断腿(第2/3页)

作品:《水浒求生记

在此之前,王庆也学着在梁山上耳濡目染的各种军制,也把手下编为营级基础的单位,带头的是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往下一层是管军提辖使,管军提辖副使,再下便是正、副牌军(王庆一定感到很亲切,因为他便是副牌军出身),最后是十将和将虞候,跟梁山修订后的现行军制如出一辙。</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王庆军各营兵士都是从各个山寨中选取的精壮,前面通常冠以“房山一营”,“杏山二营”之类的番号,最终有编制的全部集中在伏牛山自己手中,至于选剩下的老弱病残,以及一些不好安排的刺头头领,全都哪儿来的回哪儿去,直丢回原本各个山寨,既可壮大声势,又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两全其美的事情。反正现如今王庆养得起他们,只要不捣乱,一切好说。</p>

虽然这种脱胎换骨的改变,离不开内因,也就是王庆本人,但跟外因密切攸关,只要梁山方面停一天的私盐生命线,伏牛山就要遭受一天的损失,若是停个三五月大半年,只怕王庆就只能揭竿而起,靠打劫官府来养活这么多张指着他吃饭的嘴了。</p>

正因为如此,李助在王庆军中地位超然,连说一不二的王庆平时都不自觉流露出一些讨好的意味,事实明摆着,李助这是“我有更好的去处,但是我没去,顾念的可全是义气!”</p>

有这样的师弟撑腰,李助自然是一力撮合两家交好,起着两方势力的桥梁作用。这不,前不久梁山一发话,伏牛山便全伙出动,配合东京的惊天刺杀案,把田虎往死里坑。</p>

这些背景,难不住在东京官场颇有成就的程子明,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便打探清楚了。但是此时李助的话,却让他听得是一头雾水,心想不残暴,也不仁义,那到底怎么搞?</p>

李助看出程子明的疑惑,笑道:“秋毫无犯我们干不来,也不能干,毕竟咱们底子就这样,都是些三山五岳的强人,若放着大鱼大肉在面前,却逼他们吃素,这队伍还怎么带?但得有个底线,就是只取财,不伤命!”</p>

这个模式程子明并不陌生,许多军纪不好的官军在过路时就是这么干的,许多底层士兵还会在这样的行动中,抢到自己的终身伴侣。</p>

“这次朝廷的注意力都在梁山方向,所以咱们要在这里坚持到朝廷改弦易辙,这段时间里,州府中所有物资,包括最难运送的粮食,都要一粒不剩的运回伏牛山!”李助交待道。</p>

程子明表情颇为惊讶,出声道:“咱们满打满算才五千人,又因要大造声势,出兵七路,不可能有援兵过来,这里又是产粮大州,咱们搬得完么?再说咱们要这些粮食干啥?便是吃上十年还有烂掉的!”</p>

“我师弟要!”李助只四个字,就足以解释一切了,程子明恍然大悟,把所有的疑问都收回腹中,既然背后的东家都发话了,他们这些做帮工的,还有什么可说的?</p>

……</p>

程子明不说,不代表没人在背后骂娘。</p>

此时邓州西南一二百来里地的房州,人送雅号“房州天魔”、“大虫窝”的段三娘便站在衙门大堂里发飙:</p>

“这孬孙,真是越活越转去了!想当年跟我成亲时,多么威风的人物!哪知现在八百里外一个甚么梁山泊发了句**话,他就屁颠屁颠跑出来闹腾,恨不得把老**脸都丢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