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河东士族(第2/3页)

作品:《乱世枭雄

话音一落,便退着离开了含元殿。</p>

等王通离开之后,杨坚看着王通的背影,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走了一会儿,心中却生出了一个想法。</p>

他打击掌握着兵权,且势力日益庞大的中兴门阀世家,依靠关陇贵族显然有引虎驱狼的风险,但光凭自己,再加上王君临显然还不够,他还需要借助其他**集团,南方集团如今势力太弱,而关陇士族如京兆韦氏、杜氏。河西李氏,他们又和关陇贵族的关系太密切,唯一能借助之力,就是山东和河东士族。而王通便是河东士族王氏中极为重要的一员。</p>

……</p>

……</p>

黄昏时分,十几名随从护卫着王通的马车缓缓停在裴府门前。</p>

当今天下,若是以家族门阀划分势力,皇族自然是势力最为庞大。排第二位的则是以独孤门阀和元氏为主的关陇贵族。第三位的便是以杨素、邱瑞、韩擒虎、长孙晟、贺若弼、鱼俱罗等这些开加功臣为主的中兴世家。排到最后的则是隐隐联盟的河东士族和山东士族。</p>

而河东士族便以王氏和裴氏为主心骨。王通便是河东太原王氏家主亲弟。说起来,数百年纠葛,裴氏与王氏,乃至与山东士族之间盘根错节。以联姻、利益共享等方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p>

比如,裴氏的母亲是太原王氏嫡女,而裴氏的祖母崔氏又是清河崔氏嫡长女。崔氏又娶范阳卢氏嫡女,裴家长孙之妻又出身博陵崔氏,总之山东和河东士族名门互相联姻,关系极为密切。</p>

所以王通与裴世矩平日间走得很近也属正常。且因为他们都是文官,与统兵的武将不同,私下互相走动,并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p>

相对于中兴世家与关陇贵族在隋王朝的鼎盛。山东和河东士族在大隋中央朝廷的势力却相对较弱了,造成这样结果有多个原因。</p>

首先,是隋王朝轻视儒学,废除山东士族赖以生存的九品中正。使山东士族普遍心怀不满,很大一部分有名望的儒者专注于文学教育而不愿从政。</p>

其次,发生在数十年前的河阴之变,尔朱荣将北魏朝廷中的山东士族屠杀殆尽。使山东士族各大名望世家都遭受重创,数十年都未能恢复元气。</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而除以上两个原因之外,最关键的原因却是隋王朝是北周的延续,由宇文泰的关陇势力建立,而山东士族主要效力于高欢的北齐,杨坚得位不正,他需要开国功臣和关陇贵族的支持,因此中央朝廷中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来自于这两大势力。尤其军队几乎都被这两大势力所控制。</p>

皇帝杨坚的不信任,关陇贵族的排挤,几乎使山东和河东士族在朝廷中无立锥之地,只能通过九品中正的延续。广泛分布于地方官府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