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太原王学(第2/3页)

作品:《乱世枭雄

刚进门,王君临就隐隐听到朗朗读书声,说道:“听说王氏学风很盛,就算是仆从护卫都要读几年书,能够识字。”</p>

昨晚上七夫人消失,王质心中担忧,有些心不在焉,但知道眼前之人身份非同小可。不敢怠慢,强颜欢笑,指着王家祖宅东侧靠最外面一座高塔笑道:“钦差大人看见那座塔阁了吗?那是王氏书阁,也是我们王氏宗学所在,最盛时有三千学子,眼下也有数百人在读书,钦差大人听到的读书声便是从那里传来的。”</p>

王君临凝视着王氏书阁,他知道王、裴、崔、李这些名望大族之所以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非常重视教育,他们不仅仅培养本族子弟,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官居高位,或者是当地大族子弟,他们也就成为名望大族的一种势力。</p>

比如并州各郡县官员。至少有两成和太原王氏有关,这也是山东各大士族势力能够和关陇贵族,以及大隋朝廷新兴贵族抗衡的最重要砝码。不仅仅是他们本族子弟,还包括他们大量的优秀门生,所以太原的王学。河东闻喜的裴学,清河及博陵的崔学,范阳的卢学。这些都是隋朝著名的学府,能进去读书的学子几乎都是各郡县的名望子弟。</p>

这里已经离内院不远,王质想起父亲的交待。见左右无人,便低声对王君临道:“不知钦差大人来我王家有何要事?”</p>

王君临好似早就知道他有此一问,微微一笑。说道:“在下来王家做什么,难道王兄和王氏宗主不知道?”</p>

王质脸色微变,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p>

王氏祖宅是太原城仅次于汉王府的一座府邸。占地百亩,这还不包括旁边紧挨着的三十亩王学书阁,以前由一代大儒王通主持。拥有上千生徒,后来王通去朝廷当官之后,便由王通之弟王仲主持,声势比不上王通,但学子从未少于五百。</p>

在王质尴尬和忐忑的神情中,王君临终于来到王家祖宅的内院。他也看见了王隆,后者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哀乐。就这份城府来说,不愧是王氏宗主。</p>

王君临与王隆目光于半空中相遇,前者深邃。后者深沉,都想将对方一下子看透,最起码看出一些信息。但都未看出什么,不过因为王君临本身是来者不善,所以他知道不管王隆表面有多么沉稳,都会因为七夫人的失踪而心情变得异常沉重。</p>

王君临若不是杨广委派的钦差,不论是身份,还是爵位或者辈份,都是他先向王隆行礼,但如今他既然是钦差身份,又摆明是来要挟对方的。自然不会示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