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裴寂之才(第3/3页)

作品:《乱世枭雄

裴寂见成功将李渊说服,立刻说道:“微臣今天来是想提醒殿下,河东钱粮富庶,人口众多,兵粮不用担心。百姓相比其他地方也要富足不少,不用担心王君临以对付瓦岗军的那一套,蛊惑百姓起事。但若是前线战事不稳,很可能会被远东军军情府等暗中势力得逞,所以微臣以为主将一定要经验丰富。行事稳重,不急于将王君临击败,但一定要能够死死稳住阵脚,守住防线。此外,微臣听闻王君临麾下能人无数。素有奇人,擅长劝降,断不可用外人为主将,即使是王爷女婿也不行,微臣推荐李叔良为主将,刘弘基为副将。”</p>

李渊闻言,略一沉思,他感觉裴寂所言很有道理,但也有所顾忌,皱眉道:“可是本王尽用我李氏为将,会不会让麾下众将不满,当年杨素兵败教训尚在,当时便尽用杨氏为将,本王担心恐怕会重蹈杨素覆辙。”</p>

裴寂立刻笑道:“王爷不用担心,杨素当年虽然号称大隋军中第一人,但他只是将帅之才,却不是帝王之人,自然不会用人之术,这与王爷是远不能相比的。”</p>

这话说的李渊听在耳中暗爽不已,捋了一把胡须。矜持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示意裴寂继续往下说。</p>

裴寂受到鼓励,接着说道:“更何况,杨素当年虽然本身素有大才,但他几位儿子自杨玄感往下,还有众位兄弟族人大多是庸碌之辈,否则杨素当时也不会重用李密,结果反而被李密坏了大事,因为李密此人野心极大。本来就身怀二心。而如今殿下族人英才济济,世子和二公子一文一武,当以大用,再说武重族人,文重良才,这才是固守江山的良策,殿下不必多疑。”</p>

李渊被说动了,而且裴寂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暗指最合适的人选是次子李世民。</p>

只是李世民要在东面直接防止远东军主力和幽州罗艺,这不比西边马邑郡的担子轻。</p>

而李孝恭又南下巴蜀,李叔良略逊一筹,不过他为人稳重,兵马娴熟,虽不能和王君临相比,但勉强倒也能够胜任。</p>

不过,李叔良终究还是差了一点,还需要一个谋略之士辅佐,这样就圆满了。</p>

想到这里,李渊便笑道:“李叔良、刘弘基虽有带兵之才,但文略欠佳,且河东诸门阀贵族向来以闻喜裴氏为首,与王君临一战想来短时间难以结束,钱粮方面当是关键,很可能需要河东诸家慷慨解囊以支援前线钱粮,这还要麻烦裴长史在其中多加周旋。所以,本王想请裴长史一并同行,北救河东,不知裴公是否愿意?”</p>

裴寂心想,这样一来,自己今日此来所有目的便达到了,心中大喜,面上却不露丝毫躬身道:“殿下有令,微臣当效以死命!”</p>

李渊当即下令,封李叔良为河东道行军元帅、右骁卫大将军,河东各郡军马皆受其调遣,又命刘弘基为副将,裴寂为行军司马,率七万关中精兵前去支援河东,并即刻发兵。</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