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三位一体谋发展二(第3/3页)

作品:《走进唐朝

“不行,说出去的话,落下去的锤,焉能不算。姚子伯,你过来”,姚老汉较起真来,还真是拦不住。</p>

姚子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走到父亲的身边道:“阿大,唤孩儿什么事情”。</p>

“你先看看这把佩刀,李典军让你打造一把比这好的佩刀,你要是打造不出来就是丢了姚家祖宗的脸面”,姚老汉有些底气不足,开始威胁姚子伯,把祖宗牌位都搬出来了。</p>

李烨在一旁听着姚家父子的对话,脸上一脸的黑线,自己什么时候让姚子伯打造佩刀了,全是姚老汉自说自话好不好,管李烨屁事。</p>

姚子伯看看李烨,又看看自己的父亲道:“阿大,孩儿能打出比这把更好的佩刀来”,姚子伯也不甘示弱。</p>

“好,李典军可听见吾儿的话了,二天以后,老汉一定拿出比这把刀还好的刀来”,姚老汉有些得意洋洋。</p>

李烨也无话可说,自己倒要看看你们怎么打造比这把刀还好的刀来,李烨把佩刀留给姚老汉做样品,自己晃悠着返回了营帐。第二天的下午,平壤城的粟米运到了大同江城,李烨带着一石二斗粟米来到了炼铁厂,找到了正在打造兵器的姚家父子。</p>

炼铁厂的一个大棚里热浪滚滚,姚家父子挥汗如雨正在敲打着一块铁料,周围堆放着一些已经报废的刀具,看起来姚家父子俩已经打了好几把佩刀,都不是很满意废弃在一边。</p>

李烨走到姚家父子的旁边,看了看道:“这是在使用夹钢手艺敲打这块铁料吧”,李烨转了一圈,随口说道。</p>

“你怎么也知道夹钢手艺,难道你以前也是打铁的”,姚子伯话才说完,便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连忙辩解道:“百炼成钢,不捶打怎么能得到好钢”。</p>

古人固步自封、蔽席自珍,精湛的手艺传承的越来越少,还自以为可以传承万代,到后来不是淹没在历史的海洋中,就是因为没有传承人而失传,这种陋习李烨一定要将之打破。</p>

“这种技法在大唐里的人都会,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你可知道铁为什么可以百炼成钢,而木头和石头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李烨故作神秘道。有太多的知识是古人无法理解的,因为手艺只存在于几个人的手中,不会有人会去更深层次的研究一些事情,反而把最根本的研究忽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