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朝堂纷争救辽东一(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不错,你难道没有注意过草原放牧与临河村养殖基地的区别吗?我们难道不能在海上也建立一个养殖基地,用渔网养殖各种鱼虾,所以说大海就是一个巨大的牧场,虽然不是养殖牛羊,但是可以养殖鱼虾,这还不是一样吗”,李烨慢慢的给严力解释道。</p>
中国从古代就开始养殖鱼虾,最早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在《养鱼经》中就详细的记载了如何饲养鱼的办法。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也记载了养鱼的详细过程,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随着时间的流失,古代人会养鱼的人越来越少,养鱼的技能也在慢慢的流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p>
李烨需要扭转这种状况,所以在开挖沟渠的时候,也开挖了大量的水塘,这些水塘的面积相当大,一般都在十亩左右。这些水塘当然不是仅仅为了养鱼,而且还有排洪蓄水的作用,同时李烨在崂山上计划修建大大小小十几座的水库,除了供应新城以后的日常用水和工业作用外,就有饲养鱼虾的想法。</p>
“那以后不是就像种庄稼一样,可以养殖鱼虾了吗?”严力终于开窍了。</p>
“对,新城的土地不多,最大的资源就是利用海上的优势,这次某回去准备把海产品的深加工工厂搞出来,到时新城的鱼虾就可以运送到很远的地方,即使是长安也可以吃到新城的海产品”,李烨的想法是将新城的鱼虾进行加工,方便长途运输,扩大新城产品的销售范围,以后在大行城里也会建立相同的工厂。</p>
严力没有想到,一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李烨的手里竟然变得如此神奇,不由得对李烨有了另外的想法。“三郎,大海里真的有好多好东西吗,不是说有海怪吗,你不怕吗?”严力也听过许多关于大海的传说,比如世界的尽头什么,对海洋既爱又怕。</p>
“那些都是神话故事,没有人看见过,就像上次我们见到的鲸鱼,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心里的无知。就在我们南方的大海上有许多的岛屿,那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庄稼,只要我们占领了那里,整个大唐就不会再有饥饿了”,李烨解释道。</p>
“真的吗?三郎准备什么时候去,某也想去看看”,严力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那里到底有没有李烨说的那么的好。</p>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一千石的海船造出来才行,而且那里的气候炎热,与我们这里的气候截然不同,冒冒失失的过去,很容易生病,所以短时间内还不能到达那里”,李烨也想马上去占领琉球群岛和南洋地区,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没有经过适应性训练的北方人很难适应南方的气候,冒然去南方很容易生病,而且是非常致命的。</p>
李烨准备了两条南下的计划,一条是沿海岸线一直到江南东道的明州外海(现代的舟山市外海),那里的岛屿密布,如果能找到一处落脚点,可以作为前往琉球群岛的跳板。不过由于江南多船,沿海的居民在沿海的岛屿上多有居住,不易找到一处良好的落脚点。</p>
第二条是借道儋罗(现代的济州岛),占领一处倭国的外海岛屿,然后通过琉球群岛一路南下。不过,这条路现在没有人走过,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李烨心里根本没有底,到底选择那一条海路南下李烨现在还没有决定,不过李烨准备让人去一趟江南东道,看看情况再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