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东都饥荒学子怒四(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李烨和刘允章走到官衙,分宾主坐下,李烨接着道:“如今天下大旱,朝廷的救灾方案迟迟不见回复,难道刘留守就这样一直等下去不成”。</p>
刘允章开仓放粮的奏章已经送到京城一个多月了,到现在还没有见到朝廷有任何批复,这让刘允章能做什么呢?“李典军,有什么好办法,不妨直说,某洗耳恭听便是”,刘允章现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见李烨信中说有办法解决城外饥民的问题,这才兴奋的跑出官衙去见李烨。</p>
“如今河南道和都畿道都遭遇了百年大旱,百姓庄稼歉收、无粮可收,还要缴纳赋税,这才背井离乡出来逃荒,如果刘留守能够免除城外饥民的赋税和徭役,相信这些饥民就愿意返乡了,不知刘留守意下如何”,李烨的主意是让刘允章减免城外饥民的赋税和徭役,这样饥民就不用担心歉收返乡还要交赋税了。</p>
刘允章一听李烨的主意便苦笑道:“要是某说减免饥民的赋税和徭役可以的话,城外的饥民早就离开此地返乡了”。现在不是刘允章愿不愿减免城外饥民的赋税,而是刘允章的话说了不算。</p>
乾符元年(八七四)正月廿七日,翰林学士卢携上言,称去年大旱,从号(今河南灵宝)至海,夏粮仅收获一半,秋粮几颗粒无收,冬菜又少,贫苦百姓铠蓬实、蓄槐叶为食。而州县仍督赋税,动辄鞭打。或租税之外,更加徭役。朝廷如不抚恤,百姓实无生计。卢携因奏请朝廷免百姓所欠租税,停止各地征责,以待夏麦,并令各地出义仓储粮赈济百姓,以度荒年。僖宗敕从其言,而实未行。</p>
现在皇帝的话,下面的地方官员都不听,刘允章的话就能让下面的官员听吗?李烨想的也太天真了,真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刘允章指望李烨能出什么好主意,看来是没有什么指望了。</p>
难道李烨不知道这些情况吗,当然不是,李烨不过是在试探刘允章罢了。“刘留守,既然减免城外饥民的赋税和徭役不可以,难道不能将饥民迁往其他地方居住吗”,李烨又给刘允章出主意道。</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迁往其他地方,说出来也不闪了李烨的舌头,现在大唐那个州府愿意收留这些饥民,驱赶还来不急,那里愿意收留这些饥民啊”,刘允章对异想天开有些**白痴的李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无奈道:“李典军,要是有什么好地方可以安置这些饥民,某冒贬官的风险打开官仓,送饥民一万石粮食”,刘允章被李烨快气糊涂了。</p>
李烨打蛇上棍道:“此话当真”。</p>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刘允章不疑有他道。</p>
“好,还请刘留守准备一万石粮食,并给饥民出具通关公文,即墨县愿意收留这些饥民,不知刘留守愿意否”,李烨说道。</p>
“李典军,你这是说真的,不是诓骗某”,刘允章还是不敢相信李烨真的能安置这些饥民,城外可是十几万的饥民,李烨竟然有如此魄力,让刘允章不得不慎重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