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丑才罗隐进李府二(第1/3页)
作品:《走进唐朝》罗隐没有想到李烨如此痛快,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自己一进门就要这要那,要是传出去反倒成就了李烨美谈。罗隐赶紧推脱道:“没有想到李典军如此大方,方才某只是试试李典军,这茶叶和茶盏某就不要了,以后想喝就到李典军府上讨几口喝”。</p>
“这怎么可以,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说出来的话怎么能不算呢?”,李烨有机会结交罗隐这样的名士,怎么可能放过如此好的机会,不要也得要,罗隐皮厚,李烨何尝能小气。</p>
罗隐这时有些骑虎难下了,自己刚才说出去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呢?罗隐已经四十多岁了,李烨才十几岁,这要是把事情传扬出去,罗隐脸上就挂不住了,只好将李烨的东西收下。但是无功不受禄,自己凭空接受李烨的好处,总要表示一下才好,不然也说不过去。</p>
罗隐想了想便站起来,走到书案前道:“不如某送李典军一首诗吧”,古人彼此之间经常喜欢送对方一首诗,一方面尊重对方,另一方面又能显示自己的才华。</p>
罗隐要送李烨诗,这让李烨十分高兴,赶紧找来笔墨纸砚铺在书案上,让罗隐作诗。</p>
罗隐想了一下,在纸上提笔写到:“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落款罗昭谏,乾符元年十二月二十日。</p>
李烨拿起诗,读了一遍,一首忧国忧民的诗句跃然纸上,“好诗”,然后转手递给温谦和敬翔瞧。</p>
整首诗句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p>
诗中好像在提醒当朝为官者,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p>
五言绝句,寓意深刻,加上温谦和敬翔刚刚感受到东都洛阳饥民的悲惨命运,不由得触景生情,眼眶中留下了一丝眼泪。</p>
李烨和温谦、敬翔评点罗隐的新诗,罗隐则大模大样的做到李烨的书桌后,端详起来李烨书桌上的手稿,看着看着心中纳闷,李烨这是在做什么啊!便开口问道:“李典军,这书案之上的手稿写的是什么,好像有些像《说文解字》上的东西”。罗隐当然比较纳闷,抄写《说文解字》上的内容也不是什么事情,但是李烨好像不是在抄写,而是有所变动,罗隐不知道李烨这是要做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