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弯弓射雕非英雄一(第3/3页)
作品:《走进唐朝》当然在地面上最多的打猎动物还是猎狗,其中狗头又窄又长,鼻子很尖,脖颈细长成拱形,身长腰细,肩斜腿瘦,很象现代狗种里的“灵缇”,擅长抓兔子。</p>
还有一种小点的狗,也蹲坐在马鞍后,耳朵下垂,短小精悍,大概是某种小猎犬。</p>
体形最大的要数藏獒了,带着藏獒打猎才威猛豪迈带着有面子,藏獒在唐朝已经由吐蕃传到了长安,供王孙公子们打猎和炫耀使用。至于想找什么德国黑背,就不要考虑了,只能穿越到**时候去找了。</p>
说完地上跑的,再说说天上飞的,古代打猎可讲究了,打完地上跑的野兽,不捉几只天上飞的麻雀什么的,就不算出外打猎。</p>
体型最小的猎鹰叫“鹞”,是一种短翅飞禽,唐朝人养它用来抓鹌鹑和一些灌木丛小鸟。严格说来,这种鸟也是鹰属的,但是要比真正的猎鹰小得多,也幸亏如此,唐朝人尊崇的“天可汗”陛下才免遭开肠破肚的惨剧……。</p>
故事是这样的:出身军事贵族家庭、最喜欢纵马斗鸡打猎玩鸟的李世民皇帝,有一天得到了一只好鹞子,正把在臂上玩,忽听通报说魏征老先生来了。为了避免被魏唐僧唠叨砸砖,李世民同志赶紧把鹞子塞自己怀里藏起来(古人的袍子宽大……)。本来指望老魏说完事就走,没想到魏老同志眼尖得很,早看见李世民这小子袍子下面揣着活物动来动去的,不用说肯定又是啥玩物丧志的东西。</p>
我叫你玩!魏唐僧超水准发挥,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地念呀念呀念,不顾皇帝陛下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一阵白好似内急模样,一直念到自己过足了嘴瘾,才施施然告辞离去。李世民赶紧把鹞子掏出来看……,可怜的鹞已经被闷死了。</p>
这个故事在以后的各种转述中,常常被误传为“李世民把一只猎鹰藏到了怀里”,但如果真是大块头的凶猛猎鹰,而不是小鹞子,那故事的经过和结局会变成这样:“太宗得鹰,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鹰癫狂求存,征语不时尽,太宗肚腹溃破而崩”。</p>
如果李世民真的把猎鹰藏进了怀里,不说李世民敢不敢,就是情急之下真的把猎鹰藏进了袖子中,依照猎鹰的脾气性格,发起火来,还管的了李世民是不是皇帝,一定会在李世民的衣袖中拼命挣扎,用自己锋利的喙和尖利的脚爪,撕开一道口子逃了出来,当然情急之下,也很容易伤到李世民,所以根据这点说明李世民当时藏在衣袖中的根本不会是猎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