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李烨出任登州二(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喜欢,当然喜欢,只要是郎君做的东西,汝都喜欢”,安娜一脸坏笑道,拿起图样就走,到“美雅居”去裁剪出来。</p>
李烨在府中安排出京以后的事情,朝廷中的任命敕书很快商议出来,李烨被任命为登州刺史,兼领东海水师统领、河南道采买副使,穿假绯、配银鱼袋。原旭日都都将张天成升任登州马步军指挥使,兼领东海水师副统领。同时,李烨原有的官职亲王府典军和平卢军马步军指挥副使一职被撤去,其他的官职不变。</p>
李烨的御前千牛卫和旭日都都头一职被保留下来,这是李儇强烈要求下的结果,原本田令孜想把李烨这两个职务一起抹去,可是李儇不同意,田令孜只好作罢。李烨虽然升官了,除了田令孜派人到府中礼节性道贺了一下,再也没有其他人来向李烨道贺,出现这样的情况,李烨并不感到奇怪,毕竟李烨在朝中没有什么影响力,反而是很多人瞧不上李烨。</p>
李烨进宫谢恩时,李儇询问李烨何时出京赴任,“李刺史,什么时候出京,记得到了登州,有什么难处奏报给朕,朕一定会帮李刺史”。</p>
“谢陛下对臣的恩爱,臣家中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要等到二月十日前后才能出京”,李烨回答道。李烨要等到科举结束后,才能出京,那时候罗隐、敬翔和温谦已经科考结束了,如果他们没有录取,李烨想把他们带到登州去,给李烨做一名录事,以后再慢慢的提拔。</p>
李儇点点头道:“朕就不留李刺史了,到了登州要记得朕和仁寿公主,过几年朕再把李刺史召回京城”。李儇想的很好,让李烨在外面地方锻炼几年,李烨和仁寿公主两人也长大了,正好把李烨调回京城完婚。</p>
罗隐、敬翔和温谦知道李烨升官后,比较开心,也知道这次李烨出京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姐姐,不过已经没有时间跟李烨道贺了,因为科举考试已经开始了。</p>
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p>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填写内容,有点像今天的填空题。</p>
各地举子考试后,便是阅卷录取工作,一般说来发榜的时间大约在科举考试后的十天左右,由于进士可是国家机构官吏的重要来源,所以进士科的发榜成为国家大事,发榜的地点在礼部的东墙,榜文用黄纸写在黄纸上,所以后来的金榜题名说的就是如此。但是进士高中的也就是二三十人,对于拥有千余人的天下举子来说,可谓是凤毛麟角。</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的人接下来还有一系列得受恩仪式,其中包括向主考官登科拜谢,参谒宰相,及第得举子们在谢恩和过堂后,还有多次得宴会和应酬,如打下大相识,闻喜、看佛牙等名目,其中曲江宴国模最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