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海州救盐犯一(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丁怡与张夫人洒泪而别,时溥将李烨送到十里亭外道:“某就送到这里,请李刺史一路保重”。</p>
“天下即将大乱,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时将军切记”,李烨想了想还是决定提醒一下时溥,也算是自己报答时溥多次帮助之情。</p>
时溥没有明白李烨是什么意思,看着李烨徐徐离开,消失路的尽头,自言自语道:“难道会有大事发生”。</p>
李烨一路东来,四天后进入海州治所朐山县,大乱已起,李烨继续找齐海商量事情,可是齐海已经不在海州了。王仙芝起义影响十分巨大,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一些庞勋的旧部也在沂州发动了暴乱,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急忙调集军队进行镇压,齐海也被调往沂州镇压叛乱去了。</p>
没有找到齐海,李烨只能写一封信送往沂州,继续东行前往东海县。</p>
不日来到东海县城外,便看见城门口带枷跪着几十口人,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p>
“这是怎么回事”,李烨用手指着带枷的犯人问道。</p>
“你是什么人,不管你的事”,城门守卫看见来人众多、鲜衣怒马,也没有敢放肆。</p>
李烨一笑,身边的护卫王保家厉声喝到:“此乃登州刺史,东海水师统领、河南道采买副使、御前千牛卫、儒林郎李烨,还不如实回话”。</p>
城门守卫一听是李烨,大吃一惊,东海县人谁不知道李烨的大名,连忙陪笑道:“原来是李刺史驾到,都是小人有眼无珠,赎罪。这些都是走私私盐的贩子,被明府抓住,在城门外带枷示众”。</p>
唐末私盐贩子多如牛毛,每年那个州县不抓到成百上千的人,处决的人更是举不胜举。“这些小孩难道也是私盐贩子吗”,李烨用手指了指几个小孩道。</p>
“回李刺史,这些都是给私盐贩子通风报信的孩子,按律要从军发配”,城门守卫回答道。</p>
“这些人某都要了,快把他们放了”,李烨说道。</p>
城门守卫面带难色道:“李刺史,这恐怕不妥吧,要是明府知道了……”。</p>
“某这就见明府,什么事情有某承担”,李烨这次到东海县正要找欧阳县令。</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