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新城五年规划五(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当然可以,问题是剩下的人怎么办,如果能在即墨周围安置饥民,饥民还会离开即墨吗?这才是李烨头疼的事情,古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可能离开家园背井离乡的,只要有机会古人还会落叶归根。</p>
“问题是饥民越来越多,饥民周围根本无法安置,一旦让饥民安定下来,就很难让饥民再次背井离乡前往辽东半岛”,李烨说出自己的忧虑。</p>
张天成在一旁说道:“这还不容易,让饥民中的年轻人先去辽东半岛,等稳定后再把老人和孩子送往辽东半岛”。</p>
“对,这个办法可以考虑”,李烨一拍脑袋,张天成给李烨打开了另外一扇解决办法的窗户。即使以现在的运输能力,将十万年轻饥民送往辽东半岛,一来先解决了农田开发的问题,二来等于将五十万饥民栓在了辽东半岛,只要机会合适就可以把这些人送往辽东半岛,让他们家人团聚。</p>
“丁强,明天开始统计即墨周围的饥民,告诉他们第一批去辽东半岛开发的人,每户可以得到五十亩免费的土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可以得到优先照顾,不愿意离开的饥民,开发出来的土地将按照出工的多少,最多一户二十亩”,李烨向丁强吩咐道。</p>
“好的,某明天就安排人手处理这件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运输人员”,丁强回答道。</p>
“先将愿意去辽东半岛的年轻人统计出来,安排人手将他们从陆路送往登州蓬莱县,预计四月中旬前后可以启程到达辽东半岛,正好赶上春耕”,李烨说道。</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李烨回头与王海说道:“王翁,等这批战舰建造完成后,船厂立即开始全面建造千石商船,再招募二千名学徒,从原来工匠中抽调出一千名技术好的工匠,马上送往大行城,扩建那里的船厂,争取一年内建造三十艘到四十艘千石商船”。</p>
李烨在大行城修建了一座船厂,由于当时的技术和人手不足,一直以来只建造一些小型的渔船和一二百石的福船。现在新城船厂有三千名工匠,抽调一千名工匠去辽东半岛,并不影响新城船厂的正常运行。</p>
“包翁、宇文翁,你们回去在建筑公司中各抽调五百名技术好的工匠,组建大行城建筑公司,专门负责在大行城建造住所”,李烨对包功发、宇文明说道。如果计划在辽东半岛安置二百万人口,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接下来就是住所的问题,解决二百万人的住所问题,可不是一个小事情,不事先安排可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