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一座空城二(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看着李烨在思考问题,齐昌栋并没有催着李烨,而是拿起一本书,悠闲的看着,等李烨慢慢的考虑好。</p>

李烨考虑了一会道:“现在即墨周边有三十万饥民,大部分某准备迁往他处,剩下的一部分准备在即墨周边建立两座小镇,新城暂时不再接纳饥民入内,即墨的赋税还是按照以前的数额上交给州府,这样怎么样”。</p>

李烨并没有说如何处理即墨城的问题,在即墨周围建立两座小镇,还是跟齐昌栋没有任何关系,齐昌栋的手根本伸不到小镇上,李烨到底是什么意思,齐昌栋还是没有明白。</p>

“李刺史是不是不打算处理即墨城的问题”,齐昌栋只好开门见山的问道。</p>

李烨厚着脸皮回答道:“这样的情况在二三年不会有任何改观”。</p>

“那二三年以后呢”,齐昌栋追问道。</p>

二三年之后,大唐会出现什么局面,齐昌栋根本就不知道,那时李烨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发展即墨县城,可是这话李烨不可能告诉齐昌栋。“新城根本无法容纳许多人,二三年之后,即墨城也会发展起来,会像新城一样繁荣”,李烨含糊其辞道。</p>

对于李烨的解释和回答,齐昌栋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下来,毕竟李烨没有抛弃自己的意思,自己还是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一个清闲的县令。</p>

“李刺史,州府来公函询问,为什么即墨收拢了大量的饥民,而税赋并没有一点增加,希望即墨能增加一倍的税赋”,齐昌栋接到上头的公文,要求齐昌栋今年增加一倍的税赋,这让齐昌栋感到十分的棘手。</p>

按理说,李烨收拢了几十万的饥民,增加一倍的税赋并不算多,但是李烨知道,这个命令应该不是从州府传达下来的,更可能是节度使宋威,或者其他转运使下达的无理要求。地方在收拢饥民时,都得到州府的钱粮上的支持,同时还减免一些税赋,现在李烨没有向他们要一分钱,反倒是开始向李烨伸手要钱了,这是什么道理。</p>

对于这样的要求,李烨根本不会理睬,可是李烨并不想为难齐昌栋,便说道:“明府请放心,不日后,某便要到掖县,拜访刘刺史,税赋的事情,自然有某来处理”。</p>

齐昌栋就等李烨这句话,现在自己可是一点权利都没有,上交州府的税赋也都是新城出的,“这件事情就交给李刺史处理,还有一件事情,宋使相来函希望本县能派兵去镇压密州的叛乱,这件事情李刺史如何处理”,齐昌栋又说道。</p>

还有完没完了,宋威是盯上即墨县了,三番五次的给李烨下套子,以为李烨好摆弄的。“告诉宋使相,即墨的衙役都在安置饥民,没有人手去密州镇压叛乱”,李烨没好气的回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