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体察民情四(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老人点点头道:“这些年上游来水减少,不看着不行啊”。</p>

李烨从地上站了起来向远处看去,发现不远处的小河中筑起了水坝,挡住了河水的去路,河水顺着新开凿的河道流入了一个水塘中。“老人家,这些地都是谁家的,有不少亩吧”,李烨问道。</p>

“这些地都是徐翁的,一共有四千五百亩”,老人眼中流出羡慕的表情。</p>

“老人家贵姓”</p>

“某姓徐”</p>

李烨点点头,站起身道:“老人家打扰了,告辞”。</p>

“这位郎君,你还没有喝水呢”,老人看见李烨突然起身就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p>

“多谢老人家,不喝了,我们还要赶路”,李烨可不敢随便喝小河中的生水,万一染上了疾病,只能求神拜佛了。</p>

李烨一行人继续顺着小河往前走,来到小河的水坝旁,看见水坝的南边的农田里绿油油一片,而水坝北边的农田则是一条条干枯的裂纹,枯黄的秸秆无力的趴在土地上,干瘪的稻穗述说着痛苦的经历。</p>

“这就是地方豪强横行乡里的见证,为一己之私霸主乡里的水源,让百姓无水可用,只能颗粒无收、背井离乡,人祸大于天灾”,李烨在蓬莱就听说有人霸占水源,没有想到今天让李烨亲眼见识到了。</p>

“三郎,要不我们把这水坝拆了,也好让下游的百姓有水用”,高思祥说道。</p>

“拆这个水坝容易,拆心里的水坝难,我们把这个水坝拆了,过一会就有人把这个水坝重新建起来”,李烨说道。</p>

“那怎么办,不能看着这水坝挡住下游百姓的生路啊”,高思祥说道。</p>

“走,我们去徐家看看,会会这个徐翁”,李烨顺着小河一路而下,问清徐家的方向,朝徐家而来。</p>

李烨一行人刚走到一所大院前,就看见院门口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李烨拦住一个路人问道:“请问,徐家今天可是有什么喜事”。</p>

路人回答道:“今天是徐翁母七十大寿,徐福镇的人都来徐家拜寿,你们也是来拜寿的吧”。</p>

李烨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回身说道:“走,到徐家看看,今天给徐翁演一出好戏,让徐翁知道恶人自有恶人磨”。</p>

李烨一行人来到徐府门口,迈步就要往里闯,被门口的仆人拉住了去路,“你们是什么,可有请帖”,仆人见李烨身后站着三人,都腰胯着钢刀也没有敢太放肆。</p>

李烨看了看面前拦住去路的仆人道:“去告诉你家徐翁,就说登州李刺史前来拜寿”。</p>

仆人一愣后哈哈大笑起来:“你是刺史,某还是节度使呢?走走走,不要在这里捣乱,也不睁眼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没有请帖谁都不能进,来人,把这几个狂徒赶了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