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远赴江南四(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李烨一行人返回新城的住所,回到离开半年的地方,让李烨感到全身放松下来。这里是李烨平静的港湾,在这里没有了烦恼和忧愁,看见自己的亲人和妻妾,多了几分温馨和情切。</p>

回到新城,李烨立即找来王仁伯、丁强、崔信仁、朱飞伯、张福旭、刘保泰、匡岩政和谢贵民询问新城半年来的情况,船厂的情况已经在码头上询问过王海了,现在宇文明在大连,穆俊豪、朱飞泽、包功发已经派到大行城,这次南楼镇城堡的建设就是有包功发全面负责的,包功发建造的房屋虽然没有宇文明建造的美轮美奂、气势雄伟,但是质量绝对可以保证。</p>

听完几个人的汇报,发现新城这半年来,发展的不错、粮食在去年的丰收的基础上,产量又提高不少。商业活动也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上半年新城的商业税收便达到了九千缗,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p>

“李刺史,今年新城的粮食虽然丰收了,可是涌入即墨的难民越来越多,是不是要想一些其他的办法”,王仁伯说道。新城已经有半年多没有接收新的移民了,不是李烨不想扩大新城的规模,而是新城还没有做好接收第二批移民的准备,现在新城里还有大部分人居住在简易棚屋里,李烨担心一旦新城社会结构没有调整好,大量的移民涌入会导致新城社会不稳定。</p>

在新城外,李烨还建设了两座小镇,由于没有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发展比较缓慢,同样也出现了饱和的现象。所以,李烨才选择了向辽东半岛移民,可是向辽东半岛移民的难度,可比就地安置移民难度要大的许多,而且也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p>

“现在即墨城外,还有多少流民”,李烨问道。</p>

“上个月统计的人数还有五十多万,现在每天都有几千人进入莱州,上次莱州刘刺史还来公函询问,这些流民应该怎么处理,是不是不让流民继续进入莱州”,王仁伯回答道。</p>

李烨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将二十万流民送往辽东半岛,没有想到短短的时间内,流民人数又暴涨到五十多万,看来今年流民的数量马上就要突破百万了。</p>

“这件事情不要着急,某在登州的时候已经选定了四处安置流民的地方,这是移民的计划书,可以马上实施”,李烨已经预料到流民的数量会出现暴涨,在巡察登州各县的时候,便选定了栖霞、东莱、成山和乳山四镇作为临时移民的安置点,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李刺史真是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把这些事情都提前预料到了,某马上让人去办”,王仁伯难得主动拍马屁。</p>

“某哪有什么先见之明,只是从各州传回来的消息中,得知这次河南道大旱比往年都要严重,而且加上中原王仙芝和黄巢的起义,百姓流离失所是在所难免的,某只是提前做一些准备,没有想到问题会如此严重”,李烨回答道。</p>

“李刺史,还有一件事情,这次中原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当地的一些豪强和富户也背井离乡,一些人逃到即墨,想进入新城,不知道李刺史是否让这些人进入新城”,丁强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