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远赴江南六(第3/3页)
作品:《走进唐朝》那边杜芸和紫萱在使用化妆品,李烨悠闲的走到店铺的一隅,这是三张长椅围成的一个半开放型休息空间,李烨刚坐下就有一名女店员端上一杯茶水,放到李烨的面前。李烨端起茶水杯,抿了一口,扭头看了看旁边坐着的两个年轻人,投以淡淡的一笑。</p>
两个年轻男子应该与李烨一样,是陪身边的女眷来这里买胭脂水粉的,坐在这里休息,显得非常无聊,见李烨对自己微笑,也尴尬的笑了笑。</p>
“这位小郎君,也是陪娘子一起来买胭脂水粉的吗”,也许是太无聊了,一个年轻人开口问道。</p>
李烨点点头道:“听两位口音好像不是大唐人,好像有新罗口音”,一位年轻人刚一张口,李烨便听出年轻人不是大唐人氏。</p>
“某是新罗庆州人氏,姓崔,名致远,字孤云,十二岁到大唐求学,去年进士及第,便与朋友四处游历,不想因叛军阻塞了回京的道路,随流民流落到此。某身边的是同乡金祥学,不知这位郎君贵姓,是否是本地人士”,崔致远回答道。</p>
崔致远眉间带着一丝忧伤、一丝傲气和一些无奈,李烨看崔致远的年龄不过双十,竟然可以进士及第,能进入新城也就不奇怪了。新城允许工匠、商贾富户进入新城,另外一种就是文人才子,这些是新城急缺的人才,所以新城让崔致远和金祥学进了新城。</p>
李烨张张口,本想挽留这样的年轻才俊,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以后的官场仕途前景一片光明,怎么会同意李烨的招揽。“原来是崔兄,某姓李,名烨,海州东海县人,路过此地,便随便看看”,李烨并没有告诉崔致远自己的官职,叫李烨的人很多,崔致远一个外国人不一定认识李烨。</p>
“李烨”,崔致远眼睛一亮道:“不知这位郎君莫非就是写‘三字经’、‘水调歌头’的登州李刺史”。</p>
李烨也是一愣,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声如此之响,连新罗来大唐学习的崔致远也知道自己的名字。李烨点点头道:“那些都是随手涂鸦之作,让崔兄见笑了”。</p>
崔致远一听真是李烨,便与金祥学起身行礼道:“今日能在此与李刺史相遇,真是幸会,不知李刺史为何来此”,崔致远很奇怪李烨不在登州待着,跑到新城做什么,当然崔致远现在还不知道新城就是李烨的地盘。</p>
“江南王郢兵变,朝廷命登州水师前去江南平乱,这几年登州连连大旱,粮食歉收,某准备与登州水师一同前往江南,购买一些稻米”,李烨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