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驰援苏州三(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李烨与董昌告别禹航康,离开府衙,直奔石港董敬的住所而来。</p>

石港位于吴县东北十五里处,董府建于独墅湖畔,占地极广,拥有私人码头,水路交通极为便利。</p>

李烨突然出现在董府,让董府心喜若狂,当得知李烨要拜祭董三郎时,董府上下更是泪流满面。董敬的灵柩早已经送回临安祖坟安葬,只在家中设有灵堂,七七四十九天未过,还没有撤去。见李烨要拜祭董敬,董家迅速准备好香烛、纸钱,家人也纷纷跪坐在灵堂两侧。</p>

李烨黯然的拿起三炷香点燃后恭恭敬敬的插在香炉之中,然后拿起一叠纸钱放入火盆中,祭奠逝去的董敬,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念了起来:“呜呼哀哉,痛兮、痛兮,董敬逝去,地裂山崩追往昔,雷霆哀嚎震四野,手足亲人同悲悯,泪流满面怀念兮,痛心疾首来晚了,董兄一路走好”,说完李烨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哭的是凄凄惨惨戚戚、悲悲切切,直哭伤心之处时,满屋里人无不伤心落泪。</p>

这时,满含泪水的董昌给李烨递上一条丝巾道:“请李刺史节哀顺变,三郎地下有知,必然也会感激不尽”。</p>

李烨擦了一把眼泪,向董敬家人施礼道:“叶嫂子,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董三郎在天有灵一定会保佑你们母子,以后有什么难处可以来找某,只要是某能办到的,叶嫂子尽管开口”。</p>

“谢李刺史,夫君泉下知道李刺史今日来拜祭,也会含笑九泉的,真儿快给李刺史磕头”,叶婉回礼道。</p>

看见董敬的小儿子董真“咚咚”的给李烨磕了三个响头,李烨不好意的看了董真一眼,发现董真眉清目秀,举止之间透着一丝稳重,“多懂事的孩子,董三郎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李烨说道。</p>

“汝家有一事相求”,叶婉说道。</p>

“叶嫂子,有话请讲,只要某能办到,一定不会推辞”,李烨回答道。</p>

“李刺史,如今夫君已死,只留下孤儿寡母二人,无依无靠,恳求李刺史收留真儿为义子,董郎泉下也欣慰了”,叶婉哽咽道。</p>

李烨一愣,没有想到叶婉竟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想来是否有难言之隐。李烨扭头看看董昌,董昌怎么说也是董真的亲人,自己就这样答应下来,于情于理也不好说。</p>

“李刺史,就答应弟媳的请求吧,某也是粗人,不懂什么教育小孩的事情,李刺史能收留真儿,也是真儿的福气”,董昌好像并不在意李烨收留董真的事情。</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