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奚人嫁女一(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保鹏,以后嵊泗列岛的事情就交给你处理了,有什么事情与吕泰新商量着处理,记住与董家经常来往,官场上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杭州刺史张邦良和董昌商量,切记不可与王郢叛军走的太近”,李烨说道。</p>
“诺,李刺史,要是王郢叛军渡海打来怎么办”,王保鹏问道。</p>
李烨也不知道王郢会不会打到海上来,不过经过了吴县的教训后,王郢应该会有两个选择,一是大力的发展水师,江南虽然水道纵横,河中多有小舟,但是小舟不比海上行船,王郢想发展水师就必须先占领沿海的城市,不过李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出来王郢有什么长期作战的想法。</p>
另一个选择就是对水师不管不问,这个可能性更小,王郢不可能对水师的作用熟视无睹,王郢还是会选择发展水师,就是不清楚王郢准备把水师打造成什么样子。万一王郢利用江南天然人力和资源优势,打造出来一支强大的水师,沿海岸线骚扰江南,那嵊泗列岛也会在王郢的兵锋之下。</p>
李烨沉吟了片刻道:“如果王郢叛军真的从海上而来,不可与之交战,收缩兵力固守小岛即可,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小岛南下,某想这次吕泰新应该已经把澎湖列岛和流求岛(台湾岛)周围的海域探查清楚,以后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澎湖列岛和流求岛上,嵊泗列岛只是我们南下的一块跳板而已”。</p>
吕泰新多次南下广州,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去探查澎湖列岛和流求岛的情况,查看那里的环境和情况。第一次吕泰新南下的时候,来回两次才终于发现了澎湖列岛和流求岛,没有想到岛上竟然早有人居住,而且还有不少人,这到让李烨大吃一惊。</p>
其实李烨并不清楚,澎湖列岛和流求岛周围是南方重要的渔场,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在此捕鱼,不过长期在岛上居住还是唐末才刚刚开始的,因为避乱和无法承受赋税的原因,福建一些渔民选择了在澎湖列岛和流求岛边缘上定居下来。</p>
“李刺史,澎湖列岛和流求岛在哪里,比这座岛大吗”,王保鹏还不知道李烨口中的澎湖列岛和流求岛到底在哪里,有多大,是什么情况。</p>
“这是上次吕泰新南下回来绘制的地图”,李烨拿出一张地图铺在书桌上,指着一座大岛道:“澎湖列岛和流求岛就在泉州的对面,最近处只有二百五里,这里将是我们南下的重点,吕泰新已经多次探查了周围的海域”。</p>
王保鹏顺着李烨手指的方向,不惊大吃一惊,“好大的一座岛屿岛,李刺史为什么不先占领流求岛”。</p>
“流求岛比澎湖列岛要复杂的多,岛上还有原住民居住,气候条件也不清楚,冒然上岛对我们不利,先占领较小的澎湖列岛后,再向开发流求岛也不晚”,李烨说道。</p>
流求岛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一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岛),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朝曾三次出师流求。据史籍记载,隋大业六年(610年),汉族沿海渔民开始有人移居澎湖列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李烨不是不想一下子占领流求岛,不过根据吕泰新初步调查,琉求岛上居住着不少野人(原住民),生性彪悍,冒然上岛必然会发生冲突,到时万一没有站稳便与原住民发生冲突,最后损失的还是李烨。首先占领澎湖列岛就不一样了,澎湖列岛要比琉求岛小许多,不论岛上有多少人,遭遇抵抗的程度都不会比琉求岛大,而且更加容易控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