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出兵沂州二(第1/3页)

作品:《走进唐朝

既然李烨不准备把登州士兵全部带走,从登州牙兵和水师中选拔出征的士兵也没有什么问题,高顺励不知道李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不过这也不是自己应该关心的问题,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高顺励知道什么事情可以问,什么事情不能问。</p>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李烨为什么不想在登州建立骑兵,就是担心自己一旦离开了登州,自己的心血就白费了。虽然唐末藩镇林立,但是中原的藩镇跟河北三镇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河北三镇子承父业经营了上百年,地方实力盘根错节,朝廷根本插不上手。中原的藩镇却与朝廷貌合神离,表面上依附朝廷,听从朝廷的节制,大家相安无事。只要是各地的藩镇节度使没有反义,可以一直做到死为止,所以宋威虽然看李烨不顺眼,也没有明确的为难李烨,李烨才能安安稳稳的做到现在。</p>

可是如果朝廷一纸调令,李烨必须离开登州,无论李烨在登州做的如何风生水起,都必须表面上服从朝廷的安排,否则就是反叛。所以,李烨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得不考虑到这个现实的问题,虽然李烨在莱州、登州牙兵中安插了大量的护卫,但是却没有公开的对军队指手画脚,而是在外围单独建立自己的军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存在。</p>

李烨不可能把赌注压在风险极大的登州,即使知道大唐很快就要灭亡,但是现在李烨依然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李烨可以向莱州、登州移民,可以在中原州县中暗中经商,但是就是不能马上跳出来跟大唐反抗。</p>

无论是什么人都希望投入最小,获利极丰,这是人之常情,李烨当然也不例外。李烨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出头的橼子先烂,李烨不想做出头鸟,就好比王仙芝、黄巢起义一样,笑到最后的是一直默默无闻的朱温。</p>

李烨有能力也有魄力在辽东半岛组建军队、修建城池,为的就是跟奚人、契丹、渤海国和新罗国对抗,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现在就跳出来。李克用倒是先跳出来了,结果怎么样,被大唐的军队赶到塞外吃烤肉去了,如果不是后来被朝廷重新启用,估计一辈子只能风吹草地见牛羊了,也就没有后来的后唐。</p>

话说远了,李烨之所以说要从登州的牙兵、水师中挑选出征的士兵,完全是想利用这次出征平叛的机会,锻炼出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关于这一点张天成、严力他们都很清楚,唯独需要瞒过高顺励父子三人和狄庆江。</p>

敬翔虽然现在还不是李烨的嫡系,但是凭借着自己超凡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早就发现李烨诸多蛛丝马迹,只是不愿意多说罢了。</p>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天成,见李烨谈到出兵的人数,却没有谈到准备带谁出征,心里着急道:“李刺史,这次出兵剿灭起义军,到底准备带不带某去啊,你倒是说一声,急死某了”。</p>

如果是马上出兵平叛,李烨还真不能带上张天成,可是要拖拖拉拉磨蹭一段时间,等张天成伤势痊愈了,李烨怎么可能不带上张天成呢?</p>

李烨微微的一笑道:“瞧把你急的,某的话还没有说完呢?这次出征某准备让狄别驾负责登州事务和粮草供应,张天成担任骑兵主将,高思继、高思祥担任副将,敬明府担任行军司马,思望负责斥候打探消息,李忠士、李忠勇担任步兵正副将,思利负责某的安全,不知某这样安排,诸位有没有意见”。</p>

张天成没有想到李烨会让自己担任骑兵主将,如果不是在书房议事,张天成真想亲李烨一口。自己受伤快一个月了,现在还不能骑马,走路倒是没有问题了,还以为这次出征没有自己机会了,正想着如何说服李烨让自己出征,哪怕到战场上转转也行。张天成兴奋的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李刺史,这是真的吗?真的让某领兵出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