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污染(第1/3页)
作品:《走进唐朝》杨豪军和敬翔都知道现在不是和周边势力展现肌肉的时候,虽然钢轨铺不成,但是大同江钢铁厂的产量支持整个辽东半岛建设还是没有问题的,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饭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件件做。</p>
大同江钢铁厂的规模让敬翔吃惊,大同江武器加工坊的流水线生产更让敬翔惊讶的合不拢嘴,都说品质尚佳的武器需要千锤百炼才能完成,可是在大同江的武器加工坊中,一台台水轮带动的铁锤迅速的将一个个铁料加工成武器,虽然样子有些粗糙,但是加工的速度极快。一支箭头只要几分钟的时间,一把横刀也不过二三个时辰,跟夸张的是制作鱼鳞甲,一片片铁片就像裁剪布料似的,从火红的铁料进入水压机,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条薄薄的铁片,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用铁线穿在一起,一件鱼鳞甲就完成了。</p>
虽然这些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武器和装配都算不上精品,可是数量极大,大到令人咋舌的地步,难怪李烨手下的士兵各个顶盔掼甲,原来生产成本如此之地,让敬翔大开眼见。李烨有了牛皮产地,皮甲制作也不是问题,现在有了钢铁厂,铁甲的制作成本也越来越低,唯一的是精品不多,数量极大,这就是初级流水线加工的结果。</p>
杨豪军带着李烨和敬翔参观武器仓库,指着如山的武器装备自豪道:“这里面的武器可以装备二万名步兵和五千名骑兵,如果需要的话,大同江城的武器加工坊一年可以提供十万名步兵装备和二万名骑兵装备”。</p>
敬翔指着满满一屋子的铁丝道:“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p>
“这叫刺铁丝网,是专门对付骑兵的防御措施,如果在上面挂上铃铛,也可以用在军营的周围防止敌人的偷袭,实验的效果非常不错,不过并没有在战场上使用过”</p>
李烨手里奇怪的武器装配也不是一件两件,见多了就见怪不怪了,也不知道到战场上是否有作用。</p>
敬翔像一个好奇宝宝似的,查看每一种武器和装配,只要是自己不认识的都要问杨豪军:“杨城主,这个圆形铁条是做什么用的,样子好奇”。</p>
“这叫马蹄铁,钉在战**四条腿上,可以增加战**奔跑和行走的路程,不易磨伤战**四蹄,这可是辽东半岛的秘密武器,还没有给骑兵装备”</p>
马蹄铁又称马掌,是马、牛等牲口装订在蹄上的铁制蹄型物。**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面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二三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的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p>
马蹄铁可能是罗马人的创新,它在公元前一世纪的遗址里就很常见了。中国最早出现马蹄铁的记录在元代,李烨一直以为古代很早就有马蹄铁了,马鞍、马镫早已经出现了,可是李烨在骑上一匹**时候,惊讶的发现马匹的四蹄上没有马蹄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