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明轮船(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大行城已经成为了最大的造船基地,十座千石船坞,三座二千石船坞一字排开。五千名工匠日夜打造舰船,第一批十艘千石商船已经建成,在经过十五天的试航后,准备跟随李烨返回大连城。</p>
王亮是王海的唯一儿子,跟随父亲学造船已经十五年了,算的上是一位年轻的老造船匠,被李烨派往大行城负责建造舰船。</p>
“王郎,这十艘舰船造的不错,另外三艘二千石战舰什么时候能建造好,现在辽东半岛的舰船都被严力带到倭国去了,没有舰船防御辽东半岛可不成啊”</p>
李烨手上可以利用的战舰实在太少了,虽然可以把商船改造成战舰,可是李烨固执的认为现在商船的作用比战舰大,十艘刚刚建成的千石商船只要稍加改造一下,就可以作为战舰使用。</p>
王亮在李烨面前可不敢想父亲王海一样,施礼道:“李刺史,三艘二千石战舰主体已经建成,最多两个月就可以下海试航,没有问题的话明年初就可以交付使用了。李刺史不知十艘商船建好后,接着建造什么舰船,是不是继续建造商船”。</p>
李烨的本意是想继续建造商船,组建一支庞大的商船舰队,用来运输南方的粮食和物资,这支商船舰队的规模应该在五十艘左右。可是李烨听说王海在新城已经建成了第一艘明轮船,这可是内河舰船中航行战斗力最强的舰船,现在辽东半岛急需这样的舰船进行内河的防御。</p>
明轮船是指在船的两侧按有轮子的一种船,由于轮子的一部分露在水面上边,因此被称为明轮船。明轮船是用明轮推进的船舶,原始的明轮船是以人力踩踏木轮推进。</p>
辽东半岛三条内河水系防御使用风帆战舰明显没有明轮船好用,明轮船在大海中效果不如风帆战舰,但是在无风的内河中是最佳的攻击防御武器。李烨需要在三条内河水系中防御渤海国、新罗国可能的进攻,没有明轮船可不行。明轮船并非李烨首创,公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在船的舷侧或艉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p>
明轮船在唐代并没有流行起来,一直到宋代以后,才有一定的发展,不过多使用在小型内河舰船上,并未大规模的使用在大型舰船上。王海曾经建造过几艘内河小型的舰船,对于明轮船的结构还是相当的熟悉,以为李烨准备建造大型的明轮船是为了在胶州湾游玩,所以并没有上心。</p>
敬翔知道此事后,亲自找到王海,跟王海讲明明轮船的作用,才让王海开始实验建造第一艘千石明轮船。小型的明轮船使用人力进行推动,最大可以在五百石舰船上使用人力,千石明轮船已经无法使用人力推动,只能使用畜力进行推动,内部的结构也大不相同,还不知道王海是如何解决这件难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