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大事化小(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要说幕后的凶手,恐怕现在已经根本无法查出来,李烨把这件事情闹大,不仅对李烨没有利,渤海国上下所以官员脸上也无光。</p>

李烨立即板着脸道:“杨刺史的事情需要马上处理,请弘别驾召集中京所有官员到府衙中议事,商量出一个结果汇报给朝廷,并且妥善安排杨刺史的后世,弘别驾,你说这样处理是否合适”。</p>

弘国诚已经听出了李烨的善意,如何不答应李烨的建议,立即点头道:“还请郡王殿下入城主持大局,某这就去召集中京各级官员到府衙中议事,听后郡王殿下调遣”。</p>

李烨和敬翔跟着弘国诚入城,然后被弘国诚安排到杨健的府衙之中,自己屁颠颠的给李烨打下手,召集中京的大小官员议事。</p>

主客易位,说起来这是大忌,尤其是郡王干涉地方上的政务,很容易让人想到是在拉帮结派。可是现在显德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谁都不敢站出来主持大局,正好给了李烨上位示好的机会,李烨也乐得顺水推舟。</p>

李烨虽然明锐的把握住了这次机遇,可是对于接下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心里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敬兄,这件事情如今闹成这样,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上京,难道要将这件事情隐瞒下去不成”。</p>

杨健的尸体已经拜访在灵堂之中,府中的家人正在紧张的布置灵堂,等候有人来拜祭。敬翔在府衙中溜达了一圈道:“郡王殿下,这件事情即使我们不想扩大,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今杨健已死,幕后的主持人便很难被挖掘出来,不如装作这件事情跟郡王殿下遇刺事情没有丝毫关系,对外宣称杨健是因为忧郁**,至于刺客的事情也大事化小,中京上下官员必然对郡王殿下感恩戴德,而且杨家也会对郡王殿下心存感激”。</p>

**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既然杨健已死,这条线就断了,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是窦家幕后黑手,但是无凭无据李烨拿窦家也没有办法,何况窦家上面还有一个渤海国国王,李烨这时候想动也根本动不了窦家。</p>

敬翔现在给李烨选择了一个更有利的发展方向,放弃追击刺杀事件,转而安抚中京的大小官员,赢得中京大小的官员的好感,为以后的拉拢分化打下基础。</p>

李烨点点头,现在计较杨健到底是**还是他杀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李烨根本就没有让人勘察所谓的**现场,调查杨健的死亡经过,只是出面安慰杨健的妻妾和儿女,信誓旦旦的保证要调查清楚杨健的死因。另一方面开始安抚中京的大小官员:“杨刺史在中京工作兢兢业业,为人和善少于人发生不快,每天任劳任怨处理大量事务,长期带病工作把中京治理的井井有条,可是因为工作压力巨大,患上了忧郁症。本王昨日酒宴时就发现杨刺史神情恍惚,少言寡语,没有想到杨刺史昨夜回府,竟然一时间忧郁成疾上吊**了,这是中京百姓的损失,也是渤海国的损失。去者奕奕,我们应该继承杨刺史的遗志继续把中京建设好,上书为杨刺史请封,杨刺史家人也好妥善安置才是,不知本王的意见诸位是否同意”。</p>

李烨已经定下了基调,就是不再追究杨刺史的过失,同时把杨刺史高高的捧起来,用来安抚中京的大小官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