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开发夷洲三(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谭城主,我们不是有大量的雨布,还有不少的桐油吗,为什么不能在城镇中大量的修建雨棚,不管是避雨还是挡风都很方便”</p>

“对啊!谭城主,我们可以先修建一个大雨棚把要修建的房屋遮盖起来,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有在雨棚下干活了”</p>

这种看似匪夷所思的想法,还真的被谭茂良采纳呢?不仅是在移民的初期,还是在城镇建成之后,整个城镇到处都是千奇百怪的雨棚,商铺门口有、路边等马车的地方有、休息场所有、稻田边上也有,就连一些桥梁上也修建有雨棚,无形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一旁的城市规划员马上意识到自己计划中的缺陷:“谭城主,这个办法不错,而且可以用在其他的工地上,看这里的天气,估计每年都是这样,城市和房屋的建设都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开始的计划要修改一下,把防雨和排涝也作为一项重点,不然以后城镇建好后,一场大雨过后城镇就泡在大水中了”。北方少雨多旱,城市巴不得建设在有水的地方,城市的排涝和房屋的防雨被放在第二位,但是南方多雨潮湿,一场大雨往往可以将一座城市埋没,城市的排涝和房屋的防雨反而成为了重点。</p>

看看后世的城市建设就知道了,明明多雨的地区,下水管道比马桶还细,一场大雨过后,城市可以行舟划船,这不是人为的失误是什么。</p>

谭茂良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计划,接下来需要把思维整理一下,找出最合理的办法。也许办法不止一条,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会就一条,如何合理有效的把正确的意见总结起来,形成一套完整有效合理的措施。</p>

雨还在下,好像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似的,雨点打在雨棚上,顺着棚顶上的蒿草往下滴,形成了一串串晶莹透亮的珍珠。雨点又大又密,滴落在土地上很快形成了一块水洼,水洼中的水积满后向地势很低的地方流淌,形成了一条条水流,水流越聚越大,形成了一条小溪奔涌着流入了大海。</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沙鹿县南北的两条河流开始暴涨,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漫过河床,危及到沙鹿县。形势越来越危急,时间已经容不得谭茂良慢慢考虑了,谭茂良立即下令派人沿河进行查看,同时加固沙鹿县两侧的河堤。</p>

雨下下停停没有转晴的迹象,所有人都动员起来,不管是工匠还是士兵,不管是大夫还是家眷,只要没有生病,还能下地干活的人都拿起工具开始冒雨修建雨棚。当一条五里长的雨棚修建完成的时候,老天爷好像在作弄谭茂良似的,连续的大雨突然停止了,炙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地面上的积水迅速的消失的无影无踪,好像从来不曾下过雨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