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平安时代二(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虽然现代的倭国人把茶道视为国粹,但是在平安时代初期,大多数倭国公卿还没有养成饮茶的习惯。只有少数僧侣和文人,才通过遣唐使从大唐学来了饮茶的风俗。而且在当时的倭国列岛,也没有比较好的茶树,本土的茶叶味道粗涩,难以入口,通常是被当做药用,最上等的茶叶则要靠从大唐进口,价格高昂得让人难以承受。所以饮茶的习俗虽然几度短暂地风行一时,但很快又衰落下去。</p>
一直要到平安时代已经步入尾声,即将进入武家统治的镰仓时代的一一九一年(镰仓幕府于次年正式成立),唐代茶圣陆羽写的《茶经》和优质茶树种子,才被高僧荣西法师从南宋带回倭国,初步在贵族与武士之间普及开来,形成了茶道的雏形。而茶道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则是十六世纪的事了。</p>
至于现代倭国流行的拉面和荞麦面,以及“怀石料理”里面的大部分菜色,还有油炸天妇罗、大阪烤章鱼球之类的特色小吃,在平安时代也还不见踪影。</p>
总的来说,平安时代的倭国公卿贵族们大多崇信佛教,普遍在思想上自律得过了头,严厉地戒绝杀生,把口腹之欲视为罪恶。有些贵族女子馋得实在受不了,吃了一条鱼,回头就要向佛祖忏悔祷告一番,认为这是很大的罪孽,真不知后世那些整天吃肉喝酒的倭国和尚,看了这些古代信徒的举动会怎么想?</p>
光是不吃鱼,还算不上最自虐的。有些公卿贵族听了和尚们的忽悠,索性完全不吃菜,每天进餐除了米饭就是米汤,最多加点儿盐进去,于是营养结构极度失衡,维生素严重缺乏,最后硬是弄出了脚气病,并且一直到千年之后的江户时代末期,还有不少这样的傻瓜存在,所以早期的倭国人身材矮小也是有遗传原因的。</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所以,在这种全民自虐式的狂热宗教氛围中,倭国的公卿贵族虽然也经常宴饮,但一向本末倒置,一心只是在餐具、酒具和桌案方面下功夫,弄得描金涂漆、美轮美奂,还要追求高雅的环境和意境,却把菜肴本身看得无足轻重。一个大盘子里只放一小撮菜的坑爹做法,就是在那时候开始流行的,真不知道大盘里装一口小菜有什么美感可言。</p>
因此,就算你在餐点酒食方面弄出什么新鲜花样,也很难得到众人的追捧,说不定还要遭到严厉斥责和抨击。不过总算比愚昧的欧洲中世纪要强一些,不会被当成巫师绑到火堆上烧烤,毕竟要戒杀生嘛!</p>
除此之外,正如同欧洲的骑士们没法自己脱盔甲,得要仆人拿螺丝刀“开罐头”一样,倭国的公卿贵族也有着类似的烦恼,因为穿著正装时,身上的衣物十分厚重繁杂,穿脱不易,因此他们在平时必须尽量少喝水,以避免增加上厕所的次数,而这显然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大活人被尿憋死就不值得了。</p>
只有米饭的单调饮食,缺乏鱼肉的全素菜谱,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全都严重不足,还要尽量少喝水,上述这些不健康的饮食内容,导致了平安时代的公卿贵族们不分男女,普遍都营养不良,百病丛生。尽管他们地位尊崇,健康状况却往往不如无拘无束的庶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