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拍卖二(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一旦进行拍卖,有可能所有的倭商一起抵制唐商的货物,很难说拍卖就能顺利的进行:“李翁,要是那些倭商一件都不买的话,我们怎么办”,不用说这种事情还真的有可能发生。</p>

李延寿当然也做过最坏的打算:“诸位难道忘记了吗?我们在东泽岛还有一个基地,如果货物暂时卖不出去,可以把货物寄存在东泽岛上,以后可以慢慢出手,难道诸位还担心货物会损坏吗”,这个时代一般没有食品贸易,布料、陶瓷等放上几年也不会损坏,那些香料、药材也能保存很长的时间,只要避开出货的高峰期,这些货物还是很好在倭国销售的。</p>

古代远洋贸易的利润太丰厚了,一趟至少要赚总价的五成以上,有时甚至到达几倍、几十倍的利润,当然这需要了解购买国的行情和购买力,也并不是什么商品都能赚钱的,不然怎么会有双方不同商品的贸易呢?</p>

虽然利润丰厚,但是古代远洋经商的时间长、风险也大,加上运输条件落后,收益与风险之间也是成正比的。</p>

如果正想李延寿说的这样的话,许多唐商这次算是白跑了一趟,而且还差点送了命,想想都有些不甘心。</p>

“李翁,你感觉这个拍卖的办法可行吗?有几成的把握”</p>

李延寿还真的不能保证这个办法就可行,李延寿也研究过李烨的办法,发现如果自己一个人操作的话,至少就八成以上的把握,现在倭国云集了这么多的唐商和倭商,其中的变数太大了,有二成的把握就不错了。</p>

“诸位,天下没有十拿九稳的事情,要说有多大的把握,某只能告诉你们最坏的结果,如果你们不想参加的话,可以退出。现在某和叶娘子、吕将军,还有几个商贾都商量过这件事情,认为现在只能一搏,胜的话可以风风光光返回江南,要是败的话,诸位不过是将货物寄存在东泽岛,等过一段时间还是有机会的”</p>

“某与吕将军也商量过,吕将军愿意借一笔钱给诸位,在倭国购买一批货物带回江南,这样的话可以减少诸位的损失,不知诸位意下如何”</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现在已经是李延寿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在倭国经商可不比大唐,很多的办法和关系都用不上,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只能按照倭国的规矩来做,这个时代可没有贸易保护法,商贾的权力是不被重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