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倭国武士二(第1/3页)

作品:《走进唐朝

横刀,俗称唐刀,其狭直刀身,小镡,长柄(可双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日本正仓院藏品,千年前自唐朝进口之“金银钿装唐大刀”。</p>

倭刀脱胎于横刀,不过这时候的倭刀并不著名,倭人最喜欢的还是唐人的横刀,地上的男子手中握着精美的横刀,就像捧着一件绝世无双的艺术品,口中喃喃自语。</p>

“他在说什么”</p>

“他在说,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把这样的横刀”</p>

“告诉他,这样的横刀,本王多的是,只要能让本王满意,这把横刀就送给他”</p>

男子激动的无以复加,颤抖的全身缓缓的站起来,退后了几步,舞了一套刀法。大开大合,有我无敌,刀刀致命,没有半点犹豫,每一刀都用尽全力,完全是一种博命的刀法,看得人不由得心惊肉跳。没有华丽的刀花,每一刀都能置敌人于死地,干净利落却不拖泥带水,“好,这个人本王手下了,问问他叫什么名字”。</p>

倭国翻译脸上露出一丝不屑道:“这些武士没有自己的名字,主人叫他们什么名字,他们就叫什么名字”。</p>

平安时代的武士是没有自己姓名的,他们或者跟着主人姓,或者让主人给自己起名字,因为有了名字就意味着自己有了一定的地位,所以武士对于自己姓什么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p>

“就以石见为姓,武大为名吧,问问他,有没有跟他一样身手的武士,本王需要一些像他这样忠心的武士”,李烨本想给这个倭人起一个小泉的姓名,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样的恶搞没有丝毫的含义。</p>

石见武大再次匍匐在地,感谢李烨的赐名,并且告诉李烨,他生活的地方叫室町,有很多像他这样的武士,只要李烨愿意收留他们,他们便会全部依附李烨。</p>

战国时代的武士大部分都出自镰仓、室町和德川三个武士团,本来这些都是倭国的地名,后来成为了人名。</p>

公元九世纪,因寺院、神社、官吏贵族、地方豪族不断开垦新农田,又以种种方式掠夺贫困农户的“口分田”,鲸吞国有公地,私有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并在私有土地上纷纷建立庄园,大化改新施行的“口分田”制度逐渐瓦解,法律与**机构的支配力趋于崩溃,日本社会进入“只有武力才是解决社会问题最简捷最现实的力量”的时代。</p>

寺院、神社、官吏贵族及地方豪族的庄园经营者——在地领主们,为强化家族统治,对抗其他强大势力,守护既得土地,掠夺更多利益,纷纷建立武士团。握有强大实力并在国、郡等为官的豪绅显贵还建立了武士集团,供养众多武士;中小地主也将雇工、奴婢、下人等组织起来,成立中小武士团,其活动范围仅限一郡范围,其武士数量从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