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募兵制的困扰二(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规矩,就算杀人也是这样,经过审判判处死刑就是合法,私自处决就是违法,可能被处决的人的确是罪大恶极之徒,但是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个说法就是审判。</p>

敬翔的意思,李烨不是不明白,就算是李烨当面表示这支军队属于辽东半岛,那也是李烨的个人决定,只要国家不供养这支军队,这支军队就不属于辽东半岛。</p>

李烨不同意敬翔的兵役条例,但是并不表示李烨就不愿意交出这支军队的控制权,两人的矛盾焦点在敬翔提出的卫所制度上,其他的内容李烨还是相当满意的。建立完整的民兵制度,将军队的驻防地点固定下来,完善军队的奖惩制度,还有征兵和动员令的细节,这些都已经在辽东半岛推行了很久,只是继续完善罢了。</p>

不管敬翔高不高兴,李烨坚持募兵制,这是一个国家兵源素质的保障,不可能因为节约一点军费开支,搞出什么府兵制、卫所制,这些都是一时之需的政策,最终无法长久。既然不能长久,李烨为什么还要推行呢?“敬兄不妨把兵役条例刊登在《辽东半岛周报》上,让所有的人都来讨论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问题,我们不能开历史的倒车,搞出一个府兵制的翻版卫所制,最终同样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p>

“还有,不管是现在的八万五千军队,还是以后的十万军队,军费的开支问题必须要提前考虑,哪怕现在不能推行,总好过有病乱投医,未雨绸缪难道不是王府幕僚们应该做的事情吗”</p>

“现在军队每年的开支需要将近一百万缗,以后将会达到一百五十万缗,这些钱从什么地方来,难道以为从土地上就可以获取吗?辽东半岛现在有三百万多万亩土地,每年税收达到六十万石,这些能养活十万辽东半岛军队吗?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不要总是把眼光盯在土地上,土地上的产出都是有定数的,不可能长出金子”</p>

李烨有些搞不明白,历史的惯性为什么如此的强大,辽东半岛发展已经有四五年了,可是一些官吏的眼光还是盯在土地上,希望李烨能够增长一些农业税,来弥补财政上的缺口。</p>

敬翔尴尬的笑了笑,李烨明着在讲的是辽东半岛官吏,暗地里也是在指责敬翔,敬翔的兵役条例不正是把眼光盯在了土地上面吗?</p>

李烨好像没有看见敬翔尴尬的笑容,“去年辽东半岛的商税税收达到了三十六万缗,如果不是去年的战争,这个数字恐怕会达到四十万缗以上。我们刚刚占领辽东半岛的时候,那时的税收才一年不到万缗,这才几年,税收的增长幅度每年都在以三四倍的速度增长,到了明年、后年,辽东半岛的税赋就可以达到百万缗以上,加上粮税可以超过二百万缗”</p>

“这两年我们还要继续开荒,在三年之内,耕种面积要达到七百万亩,十税一就是一百四十万石,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每石二缗计算,三年后的粮税就达到近三百万缗,如果按照粮税和商税同等的增长计算,商税也将达到三百万缗,你说我们到时候还会担心税收不足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