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帝国的发展成就上(第3/3页)
作品:《晚明风云》方以智吃痛,“想什么呢?我可没有别的意思。咱们只是谈谈理想,谈谈人生。”</p>
“切,哄谁呢?”</p>
正说话间,外面又有六七个人走了进来。</p>
正在低头喝咖啡的万寿祺一眼认出,为首那人正是流寇头子曹操罗汝才。大明朝的通缉犯之一。《大明日报》隔三差五就会刊登流寇头子的画像,想认不出罗汝才都很难。</p>
但现在这里是华夏朝廷的地盘,没有人愿意管闲事。只要不违**夏朝的国家安全,就是你把朱由检宰了,也无人过问,顶多发个布告什么的。</p>
罗汝才在六名亲兵的护卫下,大踏步的走进了一楼大厅的长条桌旁。</p>
亲兵队长罗明帮着罗汝才脱去橡胶军用雨衣,“叔叔,咱们这雨衣买的可真及时。”</p>
罗汝才跺了跺脚上的雨靴,“咱们这一回又买到了好东西,以后行军打仗的时候,就不再怕风吹雨淋了。”</p>
七个人来到靠墙的位置,把雨衣挂在衣帽架上。</p>
服务生走过来,“几位先生,请问有什么要为你们服务的?”</p>
“两瓶白兰地,七个酒杯。”罗明看了一下酒水单。“除此之外,这要四盘的小零食。千层酥、葱油桃酥、猪油松子酥、三色夹糕都行。”</p>
”</p>
“先生稍等。”服务生躬身而去。</p>
“罗明,你记一下。”罗汝才取下军帽放在桌上,“明天去订购3000套橡胶雨衣和橡胶雨靴,两百套橡胶帐篷,200张防潮垫。”</p>
“好的,叔叔。”罗明取出新买的金星牌自来水笔记,将罗汝才的话记好,“我看第一橡胶集团生产的汽车轮胎也不错,是不是也买订购一些?”</p>
“小明。我知道汽车是个好东西,可是咱们都活动在山区,汽车暂时没有什么用。你订购轮胎做什么?”罗汝才点起一支烟,“给我说说,你是不是有什么鬼点子?”</p>
“叔叔,你觉得那些轮胎在充满气之后,是不是可以代替羊皮筏子?”罗明笑道。</p>
“不错。这个主意好。”罗汝才一点就透,“咱们不差钱儿,买它个500只。”</p>
“其实,如果华夏军方愿意卖给咱橡皮艇,我也不会费那事。”罗明低声说道,“帝国海军陆战队和各集团军的侦察兵都配备这种充气船。如果配上马达,一个小时可以跑四五十里。”</p>
“橡皮艇你就别想了,华夏军他们自己也才是刚刚装备。”罗汝才说道,“不是钱的问题。”</p>
罗明合上笔记本,“我这次参观帝国发展成就展,最大的印象就是震撼。但是不起眼的橡胶,在华夏工业人手里,就演绎得淋漓尽致。交通运输上的橡胶轮胎,工业上的运输带、传送带、密封圈,耐酸和耐碱手套、医疗用的手套、输血胶管,日常生活中的胶鞋、雨靴、雨衣、暖水袋、松紧带。品种多的我也说不清。”</p>
“小明,还有一种电线电缆。”罗汝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你能告诉我那是干什么用的?”</p>
“叔叔,你听说过千里眼和顺风耳吗?”</p>
罗汝才笑道,“千里眼不就是望远镜嘛,顺风耳是什么?”</p>
“华夏朝邮政大学实验室已经发明了一种叫电报的东西,可以千里传信息。这种电线电缆,跟电报配套的东西。”</p>
“我不明白,这怎么能叫顺风耳?”</p>
“叔叔,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了电报,您在山西和曹文诏打游击的时候,需要枪支弹药,只需给我拍一封电报,我就可以在南京给您采购。不用来回奔波,省钱省力。我在南京得到什么情报,给你发个电报,您当天就可以知道。”</p>
“原来是这样。”罗汝才恍然大悟,“也就是说,只要有了电报,就可以随时掌握战机。”</p>
“正是。”</p>
罗汝才立刻看到了其中的军事意义,“明天我去拜望皇帝陛下,不管花多少代价,咱们的军中都要有这种通讯工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