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作法终自毙(第2/3页)
作品:《大唐官》皇帝既然不开腔,谁都不知道他是什么风向。</p>
“请常门郎出列!”高岳第四次要求道。</p>
御座上的李适望着常衮,依旧不说话。</p>
这意思很明显,“请宰相按高监察的意思去做。”</p>
常衮脸色苍白,嘴角肌肉牵动数下,而后有气无力地放下笏板,转身出了宰相班次,越过香案,一步一顿慢慢地走出宣政殿,又过含元殿阁门夹阶,直走到东朝堂处,立在那里。</p>
闰五月的阳光酷烈,把他的影子拖得很长。</p>
这条路,他在来的时候走得是很快的,可此刻却走得如此缓慢迟钝。</p>
“高监察,你说常门郎有擅权专断之罪,可有证据?”这时,皇帝李适当然要开始询问高岳了。</p>
“有,擅贬原中书舍人崔佑甫。”</p>
李适刚刚想说这个制令是朕亲自下达时,他便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咦,陛下,崔舍人为何遭贬?”</p>
殿廷上的文武齐齐瞩目,说出这句疑问的不是别人,正是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p>
郭子仪忽然又清醒,向着皇帝发出了刚才的疑问,接着又补充了句,“崔舍人不合被贬。”</p>
“大臣先前说崔佑甫可贬,如今又说不合贬,为何?”皇帝李适说惊讶地说到,更是让满殿廷又是片哗然之声。</p>
结果郭子仪满脸疑惑,摊开袖子,“陛下,臣绝未说过崔舍人可贬。”</p>
“可奏疏上有大臣和朱泚的连署。”</p>
高岳这时趁机说到,“门下侍郎常衮独居政事堂,擅自代汾阳郡王、遂宁郡王于奏状上署名,此非擅权专断之罪而若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