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朱泚蹋蜡丸(第3/3页)
作品:《大唐官》殉国?不可能的,我不想殉国,所以只能和叛军乱兵保持合作才能维持局面这样子,本来想借此得到皇帝的体谅,学一把王维王右丞,可源休、王翃又过分激进,我也是一时糊涂,拥立了韩王,这可就是原则性错误,河朔、淄青最多是割据自立对抗朝廷的罪行,而我则是逆反的最重之罪啊!</p>
“不然逃回幽州?虽然朱滔和我有隙怨,可毕竟还是亲的兄弟......不不不,若是丢掉了长安城,那什么都完了,回幽州去只要皇帝一纸诏书,朱滔怕不会是把我捆送给皇帝以求自保。”</p>
朱泚越想越乱,越想越怕,越想越觉得前路实在灰暗叵测。</p>
终于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决定瞧瞧:“高岳这时会对我说什么话呢?”</p>
这时苏玉将蜡丸给奉上,朱泚展开里面的信笺,“高岳叫我,叫我迷途知返,伺机反正?”</p>
朱泚当即将信笺掷在地上,又气得抬起靴子来,顺脚把蜡丸踩得稀烂,“反正反正,你倒做的好大忠臣!”</p>
踩完后,朱泚心神不宁地搓着手,苦苦思索着“能在鸡子上跳舞”的良策......</p>
同时,夜中的奉天城,皇帝李适坐在钟楼内堂中,身旁坐满姜公辅、陆贽、卫次公、陈京、裴延龄等人,多是翰林学士及集贤院学士。</p>
水漏咚咚咚咚,慢慢地滴落着。</p>
李适垂着脸,带着些浅浅的悲哀。</p>
众人明白,要是平日里,皇帝早已眉飞色舞,手指铜图,各种微操部署。</p>
可自从高重捷和吕希倩战死后,皇帝吃了瘪,沉默寡言起来。</p>
颜真卿、萧昕和萧复等大臣索性将纸笔都收走了,皇帝和学士只能关在内堂中,互相干瞪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