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大唐暮色一(第2/3页)

作品:《簪中录

天地迥回,万念俱灰。</p>

滴翠停下脚步,慢慢回身看着他们。</p>

“叫什么名字?”他们喝问。</p>

滴翠脸上泪痕未干,惊惶地看着他们,不敢说话。</p>

“不管叫什么名字,一个十七八岁的绿衣女子,又孤身一人行路,先带回去再说!”</p>

卫兵们拥过来,抬手就去抓她。</p>

滴翠闭上眼,只觉得无尽的苍凉与悲伤涌上眼前,一片漆黑茫茫。</p>

就在卫兵们抓住她胳膊的时候,忽然有个极清朗柔和的声音传来,说:“你们抓错人了。”</p>

众人一起看向旁边声音来处,却是一个如同修竹茂兰般清逸的少年,骑在一匹黄马之上。他穿着天青色的窄袖襕衫,最普通的衣着,最普通的马,可每个人看见他时,便觉得眼前的世间,色彩格外鲜亮起来,如朝霞初升。</p>

滴翠不由自主地嗫动了一下。</p>

是他……</p>

虽然仅有一面之缘,但谁会不记得这样出色的人呢?何况,还是张行英家的恩人——那个抱着阿宝在京城找了两天,走遍了长安各坊,终于在茫茫人海之中将孩子送回家的好心人。</p>

而领队的士兵也认出了他,赶紧拱手道:“这不是禹学正吗?您认识这女子?”</p>

旁边有士兵低声问:“这禹学正是谁啊?”</p>

“你上次不在啊?就是曾与郭淑妃和同昌公主一起出城踏青的那位国子监禹宣禹学正呀!我们拦了车驾检查,要不是禹学正帮我们说好话,郭淑妃和同昌公主一发怒,咱城门一群人都没好果子吃!”</p>

“哦哦!禹宣我听说过……”</p>

领头横了他一眼,将他口中呼之欲出的八卦堵回去,神色如常地对禹宣拱手。</p>

禹宣也下马还礼,说道:“这位姑娘我认识,是公主府中的侍女。如今公主薨逝,她被遣送出府而已。”</p>

说着,他转而看向滴翠,问:“你家虽在城郊,总也有段距离,怎么也没人护送?”</p>

滴翠看着他清湛的双眼,忽然一下子明白过来,他是在救她。</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她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结结巴巴说道:“是……是啊,现在公主……公主没了,府中乱成一团,哪还有人遣送我呢?”</p>

“我与你顺路,带你走一程吧。”他说着,朝士兵们拱手告别,示意她上马。</p>

领头的有些迟疑:“禹学正,这个……”</p>

“怎么了,查队长还担心我走不动,要借我一匹马么?”禹宣笑道,“不过我这回是回益州,这马是有借无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