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耗时间一个字稳(第2/3页)
作品:《三国之黄巾神将》现在袁绍主动退兵,就是将常山拱手相让。</p>
退有退的好处,不退有不退的好处。</p>
不管怎么说,都能说得通。</p>
但是现在郭图不在,逢纪之前的计谋又刚刚失败。</p>
对于沮授的提议,暂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p>
虽然袁绍的手下,很多人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且互相敌对。</p>
但也还是有人忠于袁绍。在袁绍失败后,宁死不降的人也有。</p>
沮授道:“退到界桥以南。”</p>
界桥在是在冀州腹地。</p>
让出一个常山,袁绍还能接受,但是让出北方的常山中山,河间渤海四郡,袁绍却是无法接受。</p>
“后退百里。”袁绍最终决定。</p>
后退百里,袁绍还是在常山郡内。他以常山郡城为点,等赵徽来攻。</p>
“主公,袁绍撤军了。是否继续向前推进?”徐庶问道。</p>
赵徽摇头:“在等等看。”</p>
赵徽不确定,袁绍会不会在自己渡河的时候,突然回头攻打自己。</p>
时间拖下去,对赵徽有利,赵徽完全不需要去冒险。</p>
这场战争,他只需要坚守一个字,稳就行了。</p>
赵徽派出大量的探马斥候,进入常山。</p>
三天后,方圆百里,全都仔细的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隐藏的伏兵后,赵徽才率领大军渡过蔻水。</p>
而后大军稳步向前推进,每天行军不过十多里,而在距离常山郡城十里处的时候,赵徽再次安下营寨。</p>
“晚上多安排点人手巡逻,防止袁绍偷袭。”安下营寨后,郭嘉对徐晃说道。</p>
“军师放心。”徐晃道。</p>
对于徐晃,郭嘉自然非常放心。</p>
十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p>
不过常山郡城前面,并不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平原。</p>
站在城墙上,并不能看到十里外的情况。</p>
袁绍等到探马来报之后,就叫来沮授等人商议。</p>
“主公,我愿率一万精兵,于今夜出城劫营。”</p>
袁绍看过去,说话的正是他的大将颜良。</p>
但是没能袁绍回答,沮授就道:“主公,不可,赵徽熟读兵书,历经百战,今夜必定有所防备。若是劫营,恐有去无回。”</p>
夜间,并不适合战斗。各种因素很难把控。</p>
在夜晚偷袭,就是要打一个出其不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