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最终选择甄途信(第2/3页)
作品:《三国之黄巾神将》这才是他们晋升之道。</p>
至于算数,他们平时很少用到,就算需要,也会有专门的人为他们服务。</p>
第三天的武科,人数并没有变少。</p>
很多人也都想明白,他们自己不会做,但是其他人同样也不会。</p>
不过就是矮子里挑个高的,到底谁能进入前一百,现在谁都说不准。</p>
所有人都有希望。</p>
武科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赵徽挑的一些战例,让他们进行分析。</p>
这些战例,有的是秦汉春秋时的,也有的是唐宋元明时期的,赵徽也都搬了出来。</p>
双方兵力对比,地形,等等数据全都给出来,让他们选择一方,用什么方法战胜敌人。</p>
还有就是军阵演练和平时训练。</p>
这些属于笔试。</p>
笔试结束之后,他们还要和军中的精兵进行实战考核。</p>
自认不行的,也可以直接放弃。</p>
并不会强制要求他们一定要进行实战。</p>
赵徽并不是要挑文武全才的人。</p>
不管是文科还是数科,以及武科,只要有一科表现优异,其他两科就算成绩差了一点也没有关系。</p>
武科实战,所占的分数并不高。</p>
每个人擅长的都不一样,只要他所在的岗位,是他擅长的就行。</p>
全才确实让人喜欢,可就算真的有全才,赵徽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让他做。</p>
只是用起来更加方便放心一点。</p>
三天的科举考试结束,世家子弟大多都还留在蓟城。</p>
但是寒门子弟大多都回去了,留在蓟城,每天都需要一笔钱开销。对于他们来说负担太重。</p>
而且经过这三天,他们对于自己的成绩,都已经不怎么报希望了。</p>
寒门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留下,他们认为自己还有希望。</p>
就算扣除掉两百人,也还有八百人的试卷,而且每一颗的试卷都是好几份。</p>
想要全部批改完,需要一定的时间。</p>
这些试卷,不是什么人都能批阅的。</p>
徐庶林松等人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多人,要批阅八百考生,几千份试卷。</p>
批阅之后,还需要再统计分数排名。</p>
徐庶估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将最终的结果张榜公示。</p>
冀州,赵徽还在和袁绍在界桥对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