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不要杂兵要精兵(第3/3页)
作品:《三国之黄巾神将》但是现在青州这些校尉,显然还没有这个意识。</p>
他们只是依靠自己的感官,当感觉战局有点不利,或者自己吃力,感觉支持不住了。</p>
他们就没有继续战斗的决心。</p>
这样的军队,只适合打顺风顺水的战斗。</p>
而无法打逆风局。</p>
他们内在缺乏坚毅的品质。</p>
这坚毅,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艰苦的训练,让一个软弱的人,意志不坚的人,变得自信坚强。</p>
看过幽州兵的训练,徐晃对于青州黄巾军的训练,同样很不满意。</p>
他们看似每天都在训练,可是训练的效果并不好,每次训练都有大半人在偷懒。</p>
各个动作,都是在划水,身子有气无力。</p>
这样的训练,不过是在浪费时间。</p>
就算训练一年,也没有效果,还比不上幽州兵训练一个月的水平。</p>
即使给他们装备了好的武器盔甲,可是黄巾军的战力还是很难提升上去。</p>
赵徽手里也有很多黄巾军。</p>
但是不管是管亥当初的十万黄巾军,还是张燕之前手里的十万黑山军。</p>
赵徽从来都没有全盘接收。</p>
很多人只是为了一口饭吃,不管是他们的身体素质,还是他们的心理状态,都不适合成为士兵。</p>
训练他们,要比训练普通人更加费时费力。</p>
而赵徽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自然都是挑选更加优秀的留下,让更多的人解甲归田。</p>
徐晃也想精简一下青州的黄巾军。</p>
兵在精而不在多。</p>
十万黄巾军战力一般的黄巾军,他们每个月消耗的粮草非常多。</p>
如果精简一半,只留下五万人训练有素的精兵,他们的战力不会比十万黄巾军低,而所消耗的粮草,每个月要发的饷钱,也会少很多。</p>
这是非常好做的选这题。</p>
选不来的人,无非就是他们能力不足,不能保证五万人的战力,会高于十万人。</p>
只能花费更多的钱粮,养着一帮可能只能用来做炮灰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