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战前准备二合一(第3/3页)

作品:《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

刘德这时方开口道:“李云性情孤傲,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如若出兵,必发布檄文,以占据大义,但天下人岂不知李云之野心,孤亦要发布檄文痛斥李云违逆,并号召天下州郡共同讨伐李云!”</p>

“如今我军兵少,但伪帝占据滦州,让孤如鲠在喉,必须派兵防御伪帝之兵,所以能动用之兵也就三万人马,孤愿采取荀尚书之计,集中兵力,后发制人!”</p>

“孤准备亲自领兵出征,命陈朔、荀彧掌管后方,支援粮草,打造军械。命左金吾卫、左右千牛卫,三卫随孤出征,右金吾卫驻守北平。命侍中荀攸、祖纳、刘舆、张承四人随侍左右,参谋军机。”</p>

“末将(臣)等领命!”</p>

既然刘德已经下令,所以诸将大臣纷纷应诺。</p>

刘德随后叮嘱燕南道:“期门军选拔继续,不要因为战争而停止,反而要更加严格!”</p>

燕南拱手道:“还请殿下放心,臣明白!”</p>

......</p>

众将不敢怠慢,纷纷前往驻地,统领兵马,而高熲也迅速派遣官吏搬运军械,清点军籍,核对各将军士数量。</p>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也在梳理各地粮仓,调动粮草。</p>

工部则是打造军械,分拨工匠随同大军出征,在命工匠打造军械,充实武库,如果战争持续时间过长,军用物资必须补充到位,不然后果不堪设想。</p>

礼部也参与其中,找了找存在感,君主率军出征,定要有誓师仪式,而礼部便为了此次出征仪式,翻遍了古籍,终于找出了一个颇为繁琐的仪式,并递交到了刘德的案前。</p>

刘德看了一眼,便头有些发疼,直接打回,命仪式一切从简。</p>

官府大规模的行动当然瞒不过有心人,而且各府衙人多嘴杂,很快打仗的消息迅速传到了世家、百姓的耳朵当中。</p>

因为汉军的福利非常之高,所以一些青壮、游侠纷纷跑到各军驻地,前来投军。</p>

各卫大将军没有刘德之命,当然不能募兵,但其实现在各卫的人数距离刘德当初设想每卫三万人还差的远呢。</p>

为啥刘德动用左金吾卫、左右千牛卫,再加上关羽统领的左右虎贲卫,五卫加起来才三万人马,实际上还是受限与钱粮。</p>

毕竟招募一个新兵容易,但是兵甲需不需要钱,每天是不是多消耗一份粮食,如若士卒战死,后期抚恤也是一大笔开支。</p>

更何况如若胜利,奖赏的开支更大。</p>

而燕、蓟、北三州这些年一直处于动乱,人口凋敝,税赋不足,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兵马,所以,每卫三万人,现在只是刘德的一个设想。</p>

各卫将此事呈报给刘德,刘德知道,青壮与游侠儿积极参军,其实是好事情,这说明汉国已经慢慢得到了三州百姓的认可。</p>

**意义高于军事意义,所以决不能拒绝,但如若招募这些人,皆是新兵,战事在即,这些新兵根本无法上战场,一时半会帮不上什么忙。</p>

刘德想了想,便直接任命李嗣业为招募官,统一招募士卒,不过只给了李嗣业五千的名额,如果超出,就将那些体格薄弱,意志不坚定,太老或者太小的应征者淘汰。</p>

然后这五千人在统一分往其他各卫。</p>

李嗣业武力高强,镇住这些新兵还是非常容易的。</p>

随后,刘德便不再理会新兵一事。</p>

......</p>

而这时,内阁首辅陈朔的府上也迎来了一人。</p>

此人在大堂中拜谒过陈朔,陈朔便对此人道:“兄长(陈和),曾经让殿下带书信给老夫,信中兄长认为大周危在旦夕,只希望老夫能够帮助安抚家人,却不想直到如今才与贤姪相见!”</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