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与狼共舞(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不会。另外,还有一点要求,就是我们遇到铲共团、还乡团这类敌人时,要坚决消灭之,不要俘虏;而遇到敌正规军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多抓俘虏!”</p>

“是!”众人齐声应道。在座的诸位,有几人也是国军俘虏,此时,他们深知这一政策的重要性。国民**出枪出钱出人,将士兵训练好了,一场战斗之后,就成了红军,这事,想起来就爽极了。</p>

1935年1月24日凌晨3点,武爱华率领外线作战部队离开基地,开始了后来被军事教科书大书特书的第一次“反清剿”之战!</p>

武爱华之所以只要152人即相当于一个连的兵力,说白了他是担心普通士兵太多,跟不上行军速度。而且,部队的人数越多,行进速度会越慢。</p>

这支小分队,其丛林作战能力绝对强悍:152人,其中有7名准狙击手,拥有13挺捷克式轻机枪,还拥有甩不尽的手雷!</p>

当然,这支小部队如果用来守护城镇,则不够用了,因为敌人只要有重机枪就可以压制己方,如果有火炮的话则更是经不住几炮鸟。</p>

早晨7点,部队来到一个名叫鹿马桥的小镇,“司令,我们已经到达江西境内了!”侦察排排长周长兵看着一里外晨雾缭绕的小镇说道。</p>

“明白。小镇里有一个还乡团,人数大约40人,只有20杆枪。李雁冰、杨桂青,你们两个排的人负责将敌人消灭,任务要点:第一,凡还乡团成员一律不留活口;第二,注意收缴敌金银财物;第三,注意解救红军伤病员及其家属;第四,任务时间1个小时!”</p>

“是,司令,保证完成任务!”两人屁颠屁颠地跑去执行任务去了。虽然他们有些看不起前面的这个还乡团,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p>

武爱华无意识的一个安排,让侦察排长周长兵瞪大了眼睛,“司令,这……也太妖孽了吧,前出侦察的士兵还未回报,司令就把敌情摸清楚了?”不过,周长兵并未声张,也许,司令有着自己的情报渠道呢。</p>

这个镇子很小,还乡团力量也不强,但并不意味着这一仗就很轻松。因为,还乡团在镇头镇尾已经建好了碉堡,此时又是白天,想来个突然袭击根本就不可能。</p>

“老杨,你看,镇子里有一条小溪流穿镇而过。我的意见是,你的排留在这里牵制敌人,我带着半个特战排的人沿着溪流看能否悄悄地摸进去。”在距离鹿马桥镇500米外,放下望远镜的李雁冰想了想,迅速做出了决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