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重火力出击(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陆战3团团长钱明辉,副团长刘向辉这“二辉”,以及陆战4团张斌贤和张力这“二张”,对于司令部的安排本就颇有微辞,说司令总是偏心眼,有好事都是1团上,其他团只有跟在后面吃灰。当然,张斌贤由于才加入正规军不到两个月,便由营长升格为团长,自然不便发这种牢骚,但只要是军人,谁又不想战场杀敌,建功立业呢。</p>
原来在旧军队,张斌贤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但参加了正规军之后,他才发现,他原来的手下,譬如冯建军、杨桂青、庄西真、钱明辉等人,真正地已经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战将,此前,他可是这些家伙的手下啊,现在,大家平起平坐了,而且别人带的还是主力团、防空团这些牛B得不得了的部队,而自己的4团虽然也属于主力团,但张斌贤自己也清楚,一支新组建的部队是不可能与老部队相比的。</p>
所以,张斌贤是蓄满了劲力,白天在张力的协助下,疯狂地练兵;晚上则学习正规军特别是武司令员的一些讲话精神,慢慢地,他的想法、意识与杨桂青等人已经颇为接近了,对司令的战术思想,独立支队为什么总打胜仗开始有所了解了。而他自己还没意思到,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让他真正地融入了正规军队伍,最后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一员大将。</p>
张斌贤接到电令后,一个小时后全军就开拔,部队沿着旧县河(河名)河边悬崖小道飞速南下,当晚11点,就到达了上杭县城。</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此前,由于正规军独立支队的强势,虽然独立支队并未接受上杭和武平两县(地理位置有些偏),但这里的还乡团、民团之类的组织还是比较收敛,后来,基本上就成了维护地方组织的准军事力量了。</p>
张斌贤的“大军”一到城边,国民**委任的县长、民团首领就打着火把出来迎接了。让张大团长大大地过了一把坐花花轿子的瘾。</p>
对于地方首领的态度,独立支队亦有相关的政策,张斌贤按政策办事就行。一般来说,除非有极其恶劣之事实,只要支持和拥护独立支队,地方**基本可以原样保留。至于民团、还乡团这类,非罪大恶极之辈全部收编进地方警备营,让队伍去“锤炼”和淘汰。由于还有分兵占领武平,张斌贤在上杭留下了一个排的兵力,以这个排为基础,组建上杭警备营。然后,又单独派了一个连在向导带领下绕道去武平!武平的操作方式与上杭一样,同样会留下一个排,然后以这个排为基础,组建武平警备营。</p>
千万别小看独立支队的一个排,它的实力绝不是什么民团可以抗衡的。陆战排,定编51人(1个火力班,3个陆战班)。重火力装备为:60迫2门,班用机枪4挺,轻机枪3挺,**8支。这样的火力,绝对不会输给国军的一个营。</p>
如果让外界知道了独立支队的装备如此奢华,肯定会引来一阵热议:什么是军阀?这才是军阀!其装备比国军强大,其士兵训练比国军熟练!如果让中央正规军知道了武爱华的部队有如此装备,有人肯定会抱怨:不公平啊,这哪里是独立支队啊,干脆把他们叫成中央正规军得了!也可能有聪明的军团长会拍着武爱华的肩膀,“小武子,你看,是不是给我们军团弄100门60迫,100挺班用机枪?这个,对你来说是很容易的嘛!”</p>
就在张斌贤率4团2营、3营及团直属部队2700余人到达上杭之时,武爱华发起了对梅州之敌的攻击!</p>
陆战1团山炮营营长龙宝新,整个白天都很郁闷,因为1营、2营、3营都打了胜仗,团长、副团长都带队去了,武司令员也带着一小股人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整个小村子里,就剩下副参谋长傅林,警卫营营长劳凯声以及特战大队大队长李雁冰。</p>
看着龙宝新满脸都是别人欠了他钱一样的不爽,劳凯声开起了玩笑,“你不爽,我更不爽呢。你看,我这个警卫营长,连司令跑到哪儿去了都不知道,你说我该怎么办?”</p>
李雁冰也起哄道:“小宝宝,你担心啥呢。司令哪次失算过,此次,叫你们炮营留在这个村子里,绝对是司令的一个伏笔,只怕叫你**时你雄不起来呢!”</p>
“切,你才雄不起来呢!”武司令员的“怪言怪语”特别多,这“雄起来”、“雄不起来”的意思,早就在独立支队传来开了。</p>
晚上9点30分,作战命令下达到小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