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独具慧眼(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德国陆军的想法,自己把它摆平了;可这**又是何种想法?信中似乎只看得出一种善意,却看不出多少实质性的东西。难道,**这封信,只是递出一支橄榄枝?</p>
如果顺着老希的“杆杆”往上爬,那岂不是正中老希的下怀?一个**家,他做事难道不带有一点目的性?</p>
仔细思考,武爱华才发现,**的每句话里,都埋藏着一个陷阱,譬如,武爱华对“东方人最优秀的代表”这句话,无论是赞同或是否认,都可能让**抓到一点什么。</p>
看透了**的鬼把戏,武爱华很快就写好了回信,不过,信中全部是玩的“太极”,玩弄文字,谁又有中国人历史悠久呢。就是玩玩文字,也要让你**三天都猜不透我的本意哈。</p>
“**先生:</p>
你好!勃劳希契和古德里安先生不愧是日耳曼民族的优秀军人,他们不但带来了你对中华民族以及对我本人的问候,同时也带来了日耳曼人的智慧和友谊。</p>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同时也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听说先生正在致力于拯救德国社会的伟业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此,我特向你及德国表示祝贺!同时,也对你在我和夫人婚礼之时的祝愿表示感谢!</p>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后,谨以此短笺带去我的友谊。”</p>
不过,这封信却是用传统的文房四宝中的毛笔写的,而文字则是标准的德文。</p>
此外,武爱华又专门去买了一套“文房四室”托勃劳希契和古德里安带给**,算是一份婚礼之后的“回礼”。</p>
向一位不识汉语,不懂中文的外国元首赠送“文房四宝”,同时又用毛笔写一封信,武爱华的骨子里是想传达这样一个意思:中德两国国情不同,你们德国文化我了解,但你就未必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了。因此,我们可以存在友谊,如果还需更多的东西,你就得我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了。</p>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双方下棋,**出了一招,武爱华应了一招。**那一招虽然很有欺骗性,但武爱华这一招更高明。如果**还想继续下棋,那就不要玩花招,老老实实地按规矩出招,不要使那种无用的盘外招数。</p>
送走勃劳希契和古德里安,武爱华立即将**的来信及与两名德国代表达成的协议向陈济棠、林清华及集团军军长以上进行了“通报”。众人都感叹,那几样看起来如此普通的技术竟然能换来那么多设备,而且每年还能送900人到德国留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