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滕县血战3(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女人见识。”老蒋嘟噜了一句,然后对着王世和道,“世和,你去把顾祝同、陈诚、杨永泰、陈果夫等人找来……”</p>

“是。委员长。”王世和求之不得,这两夫妇在一起,确实没自己什么事儿了。</p>

“达令,你是说武爱华占了上海之后,国府可能拿不回来?”宋美龄毕竟是个聪明人,她一看老蒋的脸色,就知道武爱华出兵背后的目的了。</p>

但是,武爱华这是“阳谋”,即便老蒋知道了,也没办法化解。难道,签发一道命令:不准国防军到上海附近打击日军?</p>

到上海攻击日军,谁去都可以,什么张发奎、阎锡山、刘湘、刘文辉、李宗仁、龙云之流,甚至是他们都行,只要他们提出要打上海,老蒋二话不说,立即送枪送炮送钱送粮让其上去打,可是,这武爱华上去就不行。</p>

因为,其他人包括他们在内,打下了上海也不可能在上海站稳脚跟,最终还得听老蒋的调遣;可是,武爱华的国防军完全不一样,他一旦打下来,就等于宣布上海姓武了,而不是姓日或姓蒋了。即便是老蒋真正的靠山江浙财团反对,也于事无补。江浙财团,据戴笠的调查,根本不能与闽西财团相匹敌,甚至连武爱华手下的一个“和牌国际贸易公司”都比不上。</p>

老蒋其实对武爱华进行过分析,与老蒋相比,武爱华拥有钱财多,拳头硬,人缘好等“三大优势”。钱财多不用说了,拳头硬不用说了,这人缘好,是老蒋拍马也追不上的,别看拥护老蒋的人不少,在选举什么的时候,总能获得多数票,可是,这些票数说白了就是投别人也行投老蒋也行的票,中国,总得有一个人站出来负责吧,所以,老蒋不认为这是自己的优势。可是,武爱华就不同了,他虽然也背着“军阀”的名声,但他到现在也还没与其他军阀进行过战争,也就是说武爱华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政敌”。</p>

武爱华到是与国军大大地打了几仗,最后以国军失败而告终;武爱华也与粤军打过一仗,可打的结果是粤军成了国防军的一部队,陈济棠手下原来那些军长,现在一个个兵强马壮,原来国军一个整编师就可能击败粤军的一个军,但现在,极有可能反过来,那些粤军军长手下的一个师,极有可能击败国军的一个军。</p>

滕县郊外,国军阵地。</p>

国军122师的阵地,只能说就势利用了一番地形,挖了一条简单的壕沟,任何一名国防军士兵,都会指出这样的战壕数十个毛病。就一般意义而言,战壕要有一定的弯曲度,机枪阵地要特别加固,还要有防炮洞,防什么炮要根本敌人的实力决定,像这种两军大对决的战役,必须要挖出能承受150MM重炮炮弹的防炮洞,此外还要有交通壕,以便一线阵地和二线阵地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撤退的时候,战壕还要利用起来杀伤敌人。</p>

日军越来越近了,有的日军看到前方有一片隆起,是个人便能明白那是一条战壕,因此便有“兵勾,兵勾”地向战壕开枪,以期引出防守的**士兵。</p>

“杀给给——”负责战场指挥的日军中队长看到距离那片隆起的泥土带只有百余米了,便发起冲锋的命令。</p>

“杀给给——”数百名鬼子在吼一声,胸口一挺,脑袋一抬,便如风一般向国军阵地扑去。</p>

“打——”虽然谢伯常想法不多,但打起仗来绝不含糊。见到鬼子突然发起冲锋,他抄起一挺轻机枪就“哒哒哒”地开射。</p>

连长开打,就是命令,顿时,相距100余米的两个机枪阵地共8挺轻重机枪就向鬼子射出了火焰!</p>

“八嘎!卧倒!”鬼子中队长没想到对面的国军的心理素质如此之后,此时距离对方只有80米了,国军才开始射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