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遍地狼烟2(第1/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国防军041师师长张瑞贵,原为粤军第1军第3师师长。在粤军将领中,张瑞贵深得陈济棠重用,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拥有“生张飞”的称号。</p>
张瑞贵,1891年生于广东钦县(今广西钦州)一个壮族农民家庭,少年家贫,张瑞贵便帮别人家放牛看鸭,被乡人称为“看鸭张”;后随父母到南宁谋生,在一家酱料店做工,晚上到武术馆学武术,听说书,特别崇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1909年,张瑞贵弃工从军,加入桂军,从士兵开始,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步步高升。</p>
1925年春,接受陈济棠部改编,任陈部少将补充团团长,1927年陈部被改编为第4军,张瑞贵升为123旅旅长;1929年冬,粤桂大战爆炸,陈部阵势不支,情况不妙,有战败危险,张瑞贵主动请战,率部属官兵**,“祼奔”上场,奋勇冲杀,一举击溃桂军,遂成为陈济棠心腹。1933年秋,已经升任粤军第1集团军司令的陈济棠视察潮汕地区,一刺客手握俄式手榴弹,在陈济棠面前拉开保险闩,张瑞贵见状立即猛冲上去,一脚将刺客和手榴弹踢出数米之外,手榴弹爆炸,刺客当场身亡,陈济棠仅足部受了轻伤。</p>
如果不是武爱华横空出世,抗战开始后,张瑞贵将升任第63军军长,并在粤北大地率部抗日。张瑞贵抗战歼敌不少,但部队损失亦非常惨重,时国民**军事委员会评价张瑞贵“英勇有余,远见不周。”</p>
这样一个人物率领的部队,显然有一股张飞的“勇猛”之气!</p>
041师直属侦察营营长江文粹,一个很文气的名字,可是江文粹的本事却与他的名字风马牛不相及,这家伙从小爱武不爱文,偷拿家里的钱拜当地一名武师为师,昼夜不停地习起武来,让其身为前清秀才的父亲曾气得三次吐血;更为可恨的是,这家伙在结婚前的一天因为不满父母的包办婚姻竟然从家里逃跑出来,其作为颇有这个时代的愤青气质。</p>
逃离家庭的江文粹,虽然心情愉快,但生活很快就陷入困境,就在这时,江文粹遇到粤军招兵,为了生计,江文粹便只身投军,拥有一身颇为不俗武功的江文粹,在张瑞贵视察新兵时,迅速脱颖而出,被张瑞贵招为卫士,后来成了卫士连的连长,粤军整体加入国防军后,江文粹更是在参加培训后升为了041师直属侦察营营长。</p>
此次野司组建“战时侦察团”,江文粹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人选;而“战时侦察团”出战,更是牵涉到三大集团军和15个师之间极其微妙的关系。</p>
国防军全军都在武爱华的统率之下,谁也不会有二心,谁也不敢有二心,但是,这并不表示国防军就是铁板一块,国防军内部,集团军之间,师与师之间,团与团之间,包括班与班之间,都充满着竞争。</p>
在一定程度上,武爱华是鼓励这种竞争的,这正是一支部队朝气蓬勃,富有进取心的表现。武爱华,包括国防军高层的任务,就是将这种竞争意识向好的方面引导,保持其有序竞争的状态。</p>
如果一支军队,大家只知道听上官命令,而自己没有一点想法,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p>
一个军人,如果没有立功的愿望,没有荣誉感,这样的军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p>
军队的统一,止于思想,止于军纪,止于意志;而作战风格,战术选择则尽可保持自我特色。</p>
“文粹,此次我041师能不能扬眉吐气,就你看小子的表现啰!”临出发前,张瑞贵把江文粹找来一番面授机宜之后,满怀希望地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