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钢铁碰撞8(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是啊,还是师团长高见!一个战车联队出嘉兴追击**军,竟然真的遭到了伏击,万一第6旅团也遭到这样的伏击呢?</p>

因此,山胁正隆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命令全旅团一定要守好阵地,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追击**部队。</p>

下午时,山胁正隆睡了一个小觉,从行军床起来后又与旅团参谋团队中的一名围棋高手下了一盘围棋,这时,山胁正隆想到天快要黑了,便决定趁天黑之前到前沿村庄视察一番。于是,山胁正隆在一个中队日军的护卫下,离开了洪溪的永久性工事。</p>

国防军配属各集团军的直属火箭炮旅,编制为3团9营,每营8门24管“龙焰2型”火箭炮,全旅共72门火箭炮,编员6000人,在国防军旅级编制中,属于人数较少的技术兵种。</p>

“龙焰2型”火箭炮,口径100MM,射程10公里,最佳打击距离3-8公里,就其射程而言,与75MM山炮相当,但是,其威力却远远不是75MM山炮能够比拟的,其差距就在于“24管”几个字,一门炮就是24管,其实就等于是24门火炮同时向一个目标进行炮击。</p>

第六集团军火箭炮旅的旅长名叫唐柏社,是国防军炮兵系统成长起来的指挥员。当唐柏社奉野司和集团军的命令运动到指定位置之后,061师师长黄廷桢似乎把他们旅给忘记了一样。直到下午1时,唐柏社才接到黄廷桢的命令,要求火箭炮旅运动到洪溪之南的天疑村一带,并做好对洪溪之敌随时开炮的准备。</p>

在061师3团的配合下,火箭炮旅运动到天疑村后,迅速在村外的数片密林中布置了大大小小十余处阵地。</p>

这个时代的炮兵,因为指挥系统的原因,大多集中布置,便于指挥;但国防军已经开发出了战场即时指挥系统,因此,只要在“对讲机”电波范围内,指挥员一声令下,每门炮都能得到具体指令。</p>

这样布置的最大好外是可以防止对方的空袭和炮击;但弱点同样明显,即不利于警卫。不过,火箭炮旅比较特殊,因为其他炮团或炮师,都有轻步营或轻步团担任警卫任务;但火箭炮旅刚好没有。</p>

因为火箭炮的原理与加农炮相当,即可以直射又可以曲射。在一个火箭炮连(1门炮)面前,如果低于一个中队的敌人不一定讨得了好,他们的班用机枪还是进行了配置的;但高于一个中队的进攻,极有可能成为火箭炮的打击对象,即便敌人冲到50米的距离,也有可能成为火箭炮的打击对象。</p>

在某种意义上,火箭炮,就是上了刺刀的大炮。</p>

下午4点50分,百无聊赖的唐柏社接到前沿观察哨的电话,说有几辆日军卡车和一辆轿车正在向对面的日军阵地驶去。</p>

轿车?唐柏社像弹簧一样跳了起来。能坐轿车的日军,最少也是联队长级别的人物吧?据武爱华总司令说,日军大队长、联队长级别的人,多喜欢骑马;那么,轿车内的日军军官就可能高于这个级别了,再联想到有几辆卡车护送,天啊,不会是日军第6旅团长山胁正隆到前沿阵地视察吧!</p>

想到这里,唐柏社立即命令前沿观察哨继续观察几辆车的动向,同时命令机动的3团3营,将火箭炮口一直跟着几辆卡车和轿车,等待进一步的命令。</p>